ID: 24417136

河南省南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6476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评估,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 cover
202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紫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 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1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西汉末年一代大儒扬雄在《太玄》中有云:“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 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扬雄在这里论述了“因”与“革”的 辩证统一,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相辅相成的文学观。继承和创新是文学发展过程中辩证统一的 两个方面,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要以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所积累的经验、传统为基础,这是 文学作品的继承性。但是文学作品要想引起共鸣,具有时代价值,就不能机械地重复模仿过 去,必须结合当下时代特点,米用新的形式,反映时代发展进步的新内容,这是文学作品的 创新性。文学作品的继承应是包含了时代新元素的继承,文学作品的创新应是发扬了传统经 验中有价值的东西的创新。 宋代豪放词的发展便是如此。“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 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晚唐五代时 形成的绮丽柔靡之风,长时间盘踞于唐宋词坛,直至宋初,花间词风仍然统领天下。但随着 政治改革的呼声四起,柔媚的词风显然不能适应当下需求,文坛变旧声、作新声的诉求日益 强烈。苏轼在范仲淹等前人诗作风格的影响下,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提出词应“自 是一家”,不同于秦楼楚馆、闺阁绣房的豪放词风应运而生。毛泽东对苏钱的豪放词风评价 很高,称赞苏轼词“气势磅嘛,豪放奔腾,一扫晚唐五代词家柔靡纤弱的气息”。 南宋王朝偏安东南,榜弱求和,百姓国破家亡,国家内忧外患。生于此时的辛弃疾,既 有军人的豪情,渴望收复失地恢复中原,又有词人的气质,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深深影响着 他的创作。为了反映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表现投笔从戎征战沙场的豪情壮志和强烈的爱国 情怀,辛弃疾继承了苏钱开创的豪放词风,创造性地加入了南宋初期爱国诗人的战斗精神, 创作了一大批雄浑、慷概的豪放作品。鉴于辛弃疾在诗词创作中巨大而独到的成就,人们将 他当作豪放词风的典型代表。《稼轩长短句》有词600多首,毛译东圈点评阅的就有98首, 在所有的唐宋诗人和词人的作品中,是圈点最多的。 20世纪政治局势波诡云谲,国家形势动荡不安,毛泽东为了抒发其开拓新世界的苹命豪 情和雄心壮志,结合中国苹命历程,创作了一大批雄奇瑰丽的豪放词作,形成了豪效词风的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