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7251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新袁镇小学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教学评一致性阶段性调研科学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83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苏省,答案,试卷,科学,调研,阶段性
  • cover
班级: . 泗阳县新袁镇小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科学“教学评一致性”阶段性调研试卷 时间: 30分钟 满分: 50分 25.11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0分) 1.人的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 进入了人的眼睛。 2.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被大风或洪水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 3.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时,会发生 。这也可以说明月球是一个 (填“透明”“不透明”或“半透明”)物体。 4.敦煌地区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风的 作用。 5.快速转动红、绿、蓝三色轮圆片,会发现原片颜色接近 。 6.浙江南部地区,地势高低起伏,低矮山丘连绵不断,据此判断浙江南部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7.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 入射角。 8.长白山天池是一个 湖,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B.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 C.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D.太阳光穿过三棱镜 2.晚上,小明在房间里不开灯,看不到苹果。当他打开台灯时,就可以看到桌面上的红苹果,这是因为 ()。 A.苹果会发出红色的光 B.台灯会发出红色的光 C.眼睛适应了黑暗的环境 D.苹果反射的红光进入眼睛 3.当太阳光进入三棱镜时,会出现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因为不同颜色光的()不一样。 A.传播速度 B.反射角度 C.折射程度 D.穿透能力 4.皮影戏应用了 ()原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5.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大家观察了方形鱼缸中的一条鱼,书本上说能看到两条鱼,小明的实验小组在观察记录时却看到了三条鱼,他们应该()。 A.以书本为准,所以应该记录两条鱼 B.问老师,以老师说的为准 C.看多数小组是几条鱼就记录几条鱼 D.再次实验,仔细观察有几条鱼 6.小明去某地旅游时在山上发现了海螺的化石,推断这里很早以前是()。 A.高原 B.峡谷 C.海洋 D.极寒之地 7.喜拉雅山脉每年以约1厘米的速度增高,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A.两大板块相互挤压 B.两大板块相互拉伸 C.岩层断裂 D.岩浆喷发 8.石灰岩是湖海中所沉积的碳酸钙,在失去水分以后,紧压胶结起来而形成的,其中的化石资源非常丰富。由此判断石灰岩应该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 9.地球内部结构圈层由内到外排序正确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幔、地壳、地核 C.地核、地幔、地壳 D.地幔、地核、地壳 10.在“黑暗”的环境中,能让我们看见物体的仪器是()。 A.夜视仪 B.潜望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 11.在“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中,用粗糙的砂纸打磨岩石,其中“粗糙的砂纸”模拟的是()。 A.地表的风蚀地貌 B.风卷起的沙子 C.有棱角的岩石 D.空气流动形成的风 12.下列选项中,能够减少水土流失的是( )。 A.乱砍滥伐 B.退耕还林 C.开山采矿 D.过度开垦 三、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每空1分,共12分) ()1.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 ()2.树在河里的倒影与树在地面的影子,它们的形成原理是一样的。 ()3.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人类活动也能够改变地表的形态。 ()4.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光反射后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5.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主要由地球内部力量引起,与外部力量无关。 ()6.镜子能反射光,桌面不能反射光。 ()7.岩层大规模的断裂和错位容易引发火山喷发。 ()8.做光的传播实验时,关闭电灯、拉上窗帘是为了保证手电筒为唯一光源。 ()9.控制黄土高原上羊群的数量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 ( )10.白色的光是最单纯的光。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