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762

历史七年级下冀教版1.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38张)

日期:2025-10-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11293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七年级,下冀,教版,唐太宗,贞观
  • cover
课件38张PPT。背熟下列习题,准备小测: 1、公元581年,北周外戚(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他就是( )。589年,隋朝派大军南下,灭掉了( ),重新统一了中国。 2、隋炀帝年间,为了( )和( ),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 ),南至( ),全长两千多公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南北经济交流。 3、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分别是( ) ( )( )( )。杨 坚长 安隋文帝陈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洛 阳涿 郡余 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小 测 1、公元581年,北周外戚(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 朝,定都( ),他就是( )。589年,隋朝派大军南下,灭掉了( ),重新统一了中国。 2、隋炀帝年间,为了( )和( ),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 ),南至( ),全长两千多公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南北经济交流。 3、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分别是( ) ( )( )( )。杨 坚长 安隋文帝陈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洛 阳涿 郡余 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下列反映它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 A、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B、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 快,费用小 C、陆运粮食比水运粮食,速度 快,费用小 D、商人运送大量漕粮进京,主要依靠大运河 C2、隋炀帝曾率20万人船队从东都洛阳到江都巡游,船队经过的运河沿岸的百姓可遭了殃。船队走的两段运河是: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隋的统一,隋文帝的励精图治,隋炀帝暴政与开凿大运河可以得出结论,下面不正确的是:( ) A、国家统一的重要和民族团结的可贵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总是功过集于一身 C、大运河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D、隋炀帝暴政,开凿运河,导致隋灭亡CD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这座墓在南方地区 2、它位于古城扬州 3、它的主人死于非命 4、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 5、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直接原因 滥用民力 劳师远征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暴君隋炀帝一、唐王朝的建立2、唐朝的建立 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唐朝的建立618年长安李渊(唐高祖) 当上了皇帝以后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一起来读一首打油诗《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玄武门之变看图说话 唐太宗 本名:李世民(599-649) 在位时间:626-649年 年号:贞观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唐太宗即位2、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善于纳谏,善于用人? 唐太宗怎样善于纳谏,如何善于用人? 善于纳谏和用人对唐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阅读并思考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李世民即皇位 2、用人与纳谏 (1)原因: (2)表现: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吸取隋亡的教训。A、鼓励臣下直言 , 从谏如流 (代表人物:魏征) B、选贤用能, 知人善任, 唯才是举1、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1)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2) 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3)法律上:修订法令,编纂《唐律疏义》。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三、贞 观 新 政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rěn),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