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8341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解读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2750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八,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
    (课件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解读 初中化学 ·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内容导览 单元课标解读 1 单元概述与结构 2 单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3 课题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 4 单元课时安排 5 单元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要求 1. 金属材料 (1)知道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如硬度、抗腐蚀性等)。 (3)了解金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与氧气、酸、盐溶液的反应)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单元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要求 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知道太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属矿物形式存在的,体会化学方法在金属冶炼中的重要性(如工业炼铁)。 (2)以铁生锈为例,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如涂油、刷漆、镀铬等)。 (3) 认识金属回收利用的价值,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及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4)跨学科实践活动: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单元课标解读 课标学业要求 1.能通过实验说明金属的主要性质;能举例说明金属性质的广泛应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能利用金属的性质,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 2.能初步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初步预测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3.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依据金属的性质,初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综合问题;能对金属材料使用与金属资源开发、废旧金属回收等社会性议题展开讨论并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积极参加与金属资源保护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单元课标解读 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维度 具体要求 化学观念 1.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通过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理解其应用(如铝合金用于航天器)。 2. 变化观与守恒观:认识金属冶炼(如高炉炼铁)、金属腐蚀中的物质转化与能量变化。 科学思维 1. 证据推理:基于实验现象(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推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2. 模型认知: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模型预测反应可能性。 单元课标解读 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维度 具体要求 科学探究与实践 1. 实验探究能力:独立完成金属性质实验,规范操作仪器(如试管、酒精灯)。 2. 跨学科实践:参与“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活动,分析金属回收的可行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 1. 可持续发展观:形成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的意识(如废旧电池回收)。 2. 社会责任:关注金属材料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钛合金用于医疗植入),评价资源利用的社会影响。 单元概述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将继续引导学生从组成、性质和用途等视角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初步建立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体会金属材料的利用对人类生活和科技进步的贡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讨论保护金属资源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等社会性科学议题,促进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它们的性质、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全面性。课程内容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纯金属与合金性质的不同,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难易程度的不同等,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