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8430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4170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四,练习,七年级,历史,统编,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的重视 B.民族交融 C.政治中心南移 D.北民南迁 2.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该战役后来被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呈现,例如书籍、连环画、戏剧、动画、游戏等。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有关该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战双方是袁绍和刘备 B.最后袁绍战败被俘 C.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D.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3.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两方军队在淝水激战,最后东晋以少胜多,取得胜利。下列成语出自此次战役的是( ) A.退避三舍、卧薪尝胆 B.纸上谈兵、朝秦暮楚 C.破釜沉舟、四面楚歌 D.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4.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不休,皇帝轮换不止。三国时,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建立曹魏;到后来曹魏的权力又落到了司马家的手里,魏国皇帝被逼迫禅位给( )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昭 D.司马睿 5.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据此你认为西晋灭亡,时间上应该表述为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4世纪初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4世纪末 6.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关于赤壁之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208年,曹操率军挥师南下 B.曹军与孙刘联军双方在赤壁对峙 C.曹操军队终因不习水战兵败北撤 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7.西晋王朝是自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司马晋”。这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者是( )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迁 8.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1.迁都城 2.讲汉话 3.改姓氏 4.通婚姻 5.穿汉服 A.结束了南北分裂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加剧了社会矛盾 9.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其都城是今天的( )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洛阳 10.公元280年以后,晋武帝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大封同姓诸王据守重镇。这个政策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 A.宗室诸王势力日盛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五胡乱华 二、填空题 11.魏蜀吴的发展 魏国:重视 ,大力 。 吴国:开发 、 发达、发展 、孙权派 到达夷洲,加强 的联系。 蜀国:发展 ,改善 ,加速 的开发。 魏蜀吴三国各自发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以求达到 的目的。 12.北方各族的内迁 (1)概况: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地区的 和羌人,由西向东迁入关中地区;分布在漠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 和羯人,由北向南迁到汾河流域一带;而 有一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另一部分迁到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2)结果:西晋时,关中人口有100多万,其中内迁各族占据 。迁到汾河流域的匈奴人多达数万户,超过迁居当地的西北各族人口之和。 13.383年 之战, 与 交战,最终前秦战败,东晋以少胜多。 14.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15.淝水之战:383年,苻坚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在淝水与秦军前锋隔岸对峙,东晋军队大败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 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 和混战的状态。 三、判断题 16.小明一家打算去旅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