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8972

【2025新】第四单元10.2《捍卫国家利益》 课件+教学设计--初中道法统编版八上

日期:2025-11-2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67797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道法,初中,教学设计,课件,2025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框《捍卫国家利益》 一、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的核心课时,聚焦 “捍卫国家利益” 主题。教材以魏德友戍边事迹为核心案例,通过 “60 年巡边 20 万公里”“舍小家护国家” 等细节,阐释 “国家利益至上” 的内涵。同时结合 “理性爱国”“利益冲突处理” 等现实议题,明确捍卫国家利益的三层要求:树立意识、付诸行动、处理利益关系。教材注重 “思想 — 行动” 的逻辑链条,需通过具象化案例突破 “利益冲突时的抉择” 这一认知难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13-14 岁)已具备朴素爱国情感,但对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 认知模糊,易将二者对立。他们关注现实案例(如戍边英雄、网络爱国事件),但缺乏对 “理性捍卫国家利益” 的深层理解,在面对 “利益冲突” 时易陷入价值困惑。需通过生活化案例和情境体验,引导其从 “情感认同” 走向 “理性行动”。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魏德友事迹感悟 “国家利益至上” 的必然性,认同 “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的价值选择,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 家国情怀:体会戍边者的奉献精神,激发 “以国家利益为重” 的责任感,形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担当意识。 法治观念:理解捍卫国家利益的法律边界,知道 “理性爱国” 的法律要求,明确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后果。 责任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如抵制错误言论、维护国家形象),掌握利益冲突时的抉择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捍卫国家利益的具体要求(思想上树立意识、行动上付诸实践)。 2.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及冲突处理原则(以国家利益为重,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 3. 理性爱国的内涵(合法有序、务实文明)。 难点: 1. 理解 “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 的合理性,突破 “个人与国家对立” 的认知误区。 2. 将 “捍卫国家利益” 转化为具体行动,如辨析网络言论的合法性、处理生活中的利益冲突。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如果祖国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荒凉的无人区守边防 ◆方圆5公里不通水、不通电, ◆冬季大雪过膝、 ◆夏季蚊虫肆虐 ◆60年 2. 提问:“是什么支撑魏德友坚守60 年?如果是你,愿意去荒凉的边境守一辈子吗?” 3. 呈现课题《捍卫国家利益》及学习目标。 1.学生认真观看数据 2.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环节一:60年树起维护国家利益的坐标 教学内容:【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魏德友女儿讲述守边的片段视频:60年为国巡边从未离开。在边境线上放牧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堵截越界牲畜数以万计,劝返临界人员千余人次,至今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 他说:“我愿埋骨于此。”“离了谁地球都转,那这个地方谁来守?总得有人去吧。” 问:我们应该学习魏德友老人怎样的优秀精神品质? 展示三张图片,第一张是魏德友一生只做一件事,为祖国守边;第二张河南男孩观看南京照相馆后将收藏的日漫卡片撕毁;第三张是回放2021年新疆棉事件,直言谁卖阿迪耐克谁是汉奸。 问:为了表达爱国之情,以上行为是否可取,为什么? 认真观看视频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独立回答。 在师生互动下,理解基础知识点,理解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环节二:60年践行捍卫国家利益的诺言 教学内容:行动上捍卫国家利益 、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预设过程(10分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