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教案 【教材分析】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 【教学目标】通过视频,了解孙中山的主要活动;通过分析材料,了解早年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分析材料,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及三民主义。 难点:通过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提问导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做了哪些举措?挽救中国的危亡呢?全体朗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课主要内容。观看视频,通过视频了解孙中山的主要活动。孙中山在早期创立兴中会。带领其他革命党人发起广州起义。了解驱除鞑虏的含义。向学生讲述广州起义中,陆浩东的事迹。他是为共和革命捐躯的第一人。但他为日后革命党人的一系列武装起义点燃了火炬。被孙中山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向英雄致敬。广州起义最终失败。孙中山流亡海外继续为革命做进一步的准备。阅读书本,了解相关史事。 同时,国内的革命党人发表许多著作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为后面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条件。1894年之后,许多基层组织纷纷成立,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分别介绍。最终,在孙中山的领导和其他革命党人的支持之下,同盟会成立。通过表格进行同盟会知识点的梳理,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向学生展示同盟会的相关图片,同时,详细介绍政治纲领三民主义。通过详细史料向学生解释何为三民主义。让学生在书本或笔记本做相应的笔记。三民主义成为了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邀请学生简单梳理本课流程,再次清晰重难点。随堂练习了解三民主义的含义。教师布置作业。(
课件网) 同盟会 中国 第三单元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 第八课 通过视频,了解孙中山的主要活动;通过分析材料,了解早年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壹 通过分析材料,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及三民主义。 贰 通过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伟大精神。 叁 学习目标 第三单元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历史/ 第八课 了解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中国历史/ 第八课 观看视频,了解孙中山其人 第三单元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创立兴中会: 2.广州起义: 中国历史/ 第八课 第三单元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发起:孙中山 时间:1894年11月 地点:美国 檀香山 宗旨:振兴中华 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地位: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 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鞑虏指: 清朝统治者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中国历史/ 第八课 第三单元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相关史事 1896年秋,孙中山在伦敦被清政府所派的特务诱捕入中国使馆,后来因英国政府干涉获释。此事在当时成为著名的国际事件,各种报纸争相报道。孙中山借此机会撰文宣扬他的政治主张,使国际间对中国革命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中国历史/ 第八课 第三单元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同盟会成立条件: 章炳麟 (1869-1936) 邹容 (1885-1905) 陈天华(1875-1905)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警示钟》 《猛回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