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9280

【2025新】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件+教学设计--初中历史统编版七上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21473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历史,初中,教学设计,课件,2025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第一单元第一课,讲述了历史学科中“人”的关键作用,“人”的起源问题是历史学习的第一命题。人的进化过程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开始。分为三个子目:我国境内的古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通过考古发现的化石遗存可以论证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了解北京人的生产生活和生理特征,可以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情况。通过山顶洞人的生产情况,了解人类在生产劳动中的进化演变。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正式接触初中历史的第一课。从知识上看,学生对原始社会的知识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铺垫;从能力上看,学生尚未接触学习历史的方法,材料分析与信息提取的能力都较为欠缺,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给予引导;从情感思维上看,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仍旧偏向于感性化,对于本节课涉及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通过情境、举例等帮助其理解。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考古发现的化石遗存,能够证实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存在,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学习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了解中国境内典型人类的代表: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郧县人、山顶洞人的分布情况,得出分布特点和规律; 3、了解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学习考古发现论证北京人遗址的发现重要意义、北京人的面部特征和生活情况以及山顶洞人的生活技能,论从史出,了解人类起源过程中,生产劳动的重要意义。 五、重难点分析 重点: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人类活动 难点:考古遗址对发现古人类的重要意义 六、新授课 环节一:导入 教师提问:“人类”是怎么来的? 学生活动: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提问:怎么证明达尔文是正确的? 预设回答:考古发现。 教师提问: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 教师提问:找到既发现直立人、又发现智人化石的地点。 预设回答:北京 环节二:探访中国境内原始居民———元谋人 学生活动:补全元谋人的基本信息。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元谋人是“人”不是“猿”? 预设回答: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环节三:探访中国境内原始居民———北京人 出示表格: 比较 北京人 进化阶段 生活区域 生活年代 体貌特征 生 产 生 活 制作工具 用火情况 生产方式 社会组织 教师讲授:北京人的发现过程。1921—1926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两枚疑似人类牙齿的化石。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出示材料: “北京人”化石从第十一层至第三层均有发现,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一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一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个体。 ———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教师总结:化石证明了北京人具有直立人的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北京人掌握了哪些生产生活技能? 预设回答:学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学会用火并保存火种。 教师总结:用火、制造和使用工具完善了北京人作为“人”的特征。 出示图片: 化石及远古动物复原图 教师提问:北京人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预设回答:采集狩猎 教师提问:北京人能单独对抗野兽吗? 教师讲授:北京人的社会组织:群居,共同劳动 教师提问: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 ①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②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提问:山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