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百家争鸣 一、课标内容要求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二、教材分析 《百家争鸣》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中的一课,主要涉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及其主张。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本课上承春秋战国社会的变革,下启秦统一六国。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出现,百家争鸣为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持,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课内容主要有三个子目:老子和《道德经》、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前两个子目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分别开创了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体现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第三子目与前两个子目是递进关系,春秋时期思想的发展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百家争鸣诸学派的思想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百家争鸣代表人物的事迹有所涉猎,通过前面教材的学习,对于春秋战国这一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对一些历史概念缺乏深入了解,对于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理解不透。由于古文功底有限,对于百家争鸣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解不深,这是学生的困惑,也是兴趣点。教师需要用生动的历史典故来激发学生兴趣,精准解读各学派的经典名言来帮助学生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学生在学习各学派思想的基础上,能够概括出百家争鸣的焦点、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进而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四、教学目标 阅读史料,观察图片,了解老子与孔子的生平、著作和主要思想主张,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提高对史料的解读能力。 列表归纳儒、墨、道、法、兵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主张;了解各派学说的异同以及相互辩论又相互影响的关系,理解百家争鸣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社会背景,分析百家争鸣作为社会思想与这一时期其他领域变动之间的关系。 多角度认识百家争鸣的影响,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学难点 百家争鸣的深远影响。 新授课 环节一:导入 通过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初步认识老子与孔子的思想 环节二:老子和《道德经》 学生以表格形式梳理老子的基本信息 教师讲授老子的基本思想 环节三: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师讲授孔子的核心主张与政治主张 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孔子的教育主张 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思想是否能被统治者接受 环节三:百家争鸣 教师讲授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为了解决出现的社会问题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以表格形式梳理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君主,你会选择哪家的思想主张 引导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借鉴意义【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