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适应性测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答在本卷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探索工具。考古学家在湖北某 遗址先后发现三个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发现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有石核、石 片、尖状器和刮削器等。由此推断,该遗址古人类 A,能制作和使用工具 B.过着原始群居生活 C.已经出现爱美意识 D.与现代人十分相似 2.根据表1信息可推知 制作工具 用火状况 元谋人 发现一些粗糙石器 发现碳屑和烧骨 北京人 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 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知道人工取火 表1 A.元谋人是最早的人类 B.北京人懂得人工取火 C.山顶洞人会使用耒耜 D.古人类不断进步演化 3.图1、图2为福建昙石山遗址出土的文物。这说明史前时期该地区 图1碳化的人工栽培稻谷 图2家猪骨骼化石 A,出现了原始农业 B.形成了等级制度 C,进入了青铜时代 D.产生了商品交换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4.图3是《公元前7000一公元前5000年中国两大农业区图》,其中②区域主 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图3 A.粟 B、稻 C.小麦 D.玉米 5.下面是华夏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从卡片内容可知他学习的史前文化是 史前文化▲>主要分布:黄河中游地区 >考古地位: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 >首次发现: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首次发现 >突出特征:彩陶艺术高度发达,器形多为圈底或平底钵、盆、罐等,彩绘纹 样包括几何图案及动物图案 A.仰韶文化 B.红山文化 C.良渚文化 D.龙山文化 6.有学者认为,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陶寺古城遗址中的考古发现证实,黄河 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下列考古发现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人工栽培的水稻 B.纹饰多样的彩陶 C.通体磨光的石器 D.围墙环绕的宫城 7.据《国语·鲁语》记载:虞夏时期,黄帝已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到了秦始 皇统一六国,沿袭了之前对黄帝的祭祀活动;《汉书·高帝纪》记载:早在秦 末刘邦为沛公时,也曾“祠黄帝”。由此推测,祭祀黄帝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黄帝形象 B.推动思想统一 C.促进民族交融 D.增强民族认同 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左传》对西周分封制的记载。表2是对甲骨文 “封建亲戚”的部分解读,其解读可用于了解分封制的 汉字 甲骨文 解读 亲 癞 如房中有人,意思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住在一起 戚 技 右边的“戊”即斧子,指兵器,它指具有军功的人 表2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