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9999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15656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物理,答案,PDF,试题,质量检测
  • cover
合肥一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测评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 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 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 求的, 1.“物理”一词最早源于我国《庄子·天下》中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 和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满足一定条件可将物体抽象成质点,这样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B,亚里士多德研究下落物体的运动时,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拓展了人 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C.借助激光笔及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的实验中,用到了理想模型法 D.重心的概念体现了等效思想 2.如图所示,一科学探究兴趣小组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材料相同、紧靠在一起的物体A和B,两 物体可视为质点且物体B的质量较小。两物体间夹有少量炸药,爆炸后两物体分别沿水平方向左 右分离,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过程中,A和B物体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爆炸过程中,两物体获得的初动量相同 C.爆炸过程中,A物体获得的初动能比B小 D爆炸后,两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的滑行时间相同 777777777 7777777777777 合肥一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测评·物理第1页(共6页) 3.随着第24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将冬奥会上某次冰壶的运动简 化如下:可视为质点的冰壶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被投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时10s停止,恰 好停在B点处。已知停止运动前最后1s内位移大小为0.2m,则冰壶的初速度大小为() A B A.4m/s B.6m/s C.7.2m/s D.9m/s 4.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表示,我国将在2028年实施“天问三号”火星探测与取样返回 任务。“天问三号”探测器从地球发射后第一次变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逐渐远离地球,成为一颗 人造行星,运行轨迹简化如图所示,是地球运行圆轨道,Ⅱ是地火转移椭圆轨道,Ⅲ是火星运行 圆轨道,轨道与轨道Ⅱ相切于P点,轨道Ⅱ与轨道Ⅲ相切于Q点。则() A.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小于火星绕太阳公转速度 R.“天问三号”的发射速度v应满足216.7km/s 太阳 C.“天问三号”在轨道缸、Ⅱ、Ⅲ上运动的全过程中,在轨道缸上P点处运Q 行速度最大 D.Q点处,“天问三号”在轨道Ⅱ变轨到轨道Ⅲ需要向后喷气 5.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救起了困在湖水中的伤 员B,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恒定加速度运动同时匀速往上收拉,悬索将伤员吊起,下列关 于伤员运动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D 6.装有物品的手提袋悬挂在光滑的钉子上,因为袋中物品倾倒,所以袋体由水平静止状态变为倾斜 状态后再次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手提绳质量。则与物品倾倒前相比手提绳中张力变化情况为()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合肥一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测评·物理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