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 历 史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75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据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在其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 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这说明他们( A.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B.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C.使用粗糙打制石器 D.政治上实行禅让制 2.由如图可知,当时导致南北方原始居民房屋建筑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 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 A.耕种工具 B.自然条件 C.政治制度 D.经济水平 3“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相传曾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与 炎帝共同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唐尧 B.虞舜 C.黄帝 D.夏禹 4.“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表明,中华文明起源地涵盖了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在 长期交流互动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这说明中华文明起 源具有的特点是 A.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B.多元一体,核心引领 C.超大规模,世界领先 D.满天星斗,各放异彩 5.仰韶文化以彩陶最有特色,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在色彩以及纹饰方面就包含了仰韶文化的因素;而 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鼎、罐、杯等陶器,有的器形与大汶口文化遗物近似甚至相同。以上材料 说明() A.不同文化间存在借鉴现象 B.金属治炼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 C.炎帝教民耕种,制作陶器 D.大汶口原始居民拥有私有财产 6.某位同学在学习“文明起源”这一知识时,画出了以下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可以填入①处的是 () 44 生产力 私有制 上层:掌振公共权力 国家 进步 产生 下层:被统治 产生 A.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B. 磨制石器,农耕兴起 C.贫富分化,阶级出现 D.生产发展,人类起源 7.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 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主要阐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 A.影响 B.内容 C.原因 D.结果 七年级历史 第1页(共4页) 8.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 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 A.鲁国进贡周天子B.鲁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王室地位衰落D.周天子依附诸侯 9.《三字经》有云“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 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段话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奴隶制王朝的兴替 C.华夏认同观念的大扩展 D,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 10.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推动了中原地区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的碰撞, 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促进了() A.技术进步 B,社会变革 C.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 11.韩非子承商鞅之说,注重刑罚,倡导以法治国,“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但韩非 又强调主刑罚者不可滥用刑罚、强权,即法之有度,赏罚分明。这体现出韩非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为政以德 D,“兼爱”“非攻” 12.如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田(田地);(“耒”的象形。来:翻土工具) A.劳动生产 B.分封制度 C.兼并战争 D.祭祀礼仪 13.2022年10月底,邢台市扁鹊祭祀非遗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扁 鹊在历史上的贡献是() A.总结出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 B.著作为《黄帝内经》 C.写有《论语》一书 D.发现了龙骨上刻有古文字 14.某班在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时,使用了以下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