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0249

第6课 第2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作业含解析) 高中思想政治部编版必修3

日期:2025-11-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754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必修,编版,政治部,思想,高中
    第2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点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是(  ) A.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B.相互交错 C.多元一体 D.民族区域自治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多元”强调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②“一体”是指各民族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③“多元”是指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价值追求 ④“一体”强调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历程都一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这说明(  ) A.我国行政区域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B.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D.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知识点二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4.70多年来,西藏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有系统的文化遗产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现已调查登记的各类文物点427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处,有效保护了高原农耕文明传承和文化遗产。这充分证明我国(  ) A.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C.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D.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5.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②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 ③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④有利于改善民族地区的生活条件,建立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民族平等 B.国家统一 C.自治权 D.多元一体 7.1947年5月1日,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里,我国首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得益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现在大部分少数民族人民都住上了由民族发展资金支持修建的新居。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各少数民族高度自治的制度 8.30年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北京市将对口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从基础设施、产业、教育、医疗、交往交流交融、文化等方面深入开展对口支援,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近70亿元,实施项目800多个,派出十批1280余名援藏干部人才,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援藏任务。北京对口援藏工作(  ) ①充分彰显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体现党的治藏方略,高度自治是西藏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三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9.2025年,西藏自治区积极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完善宗教事务政策法规体系,深化活佛转世法规制度宣讲宣传,落实《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加大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力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