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0995

河南省许昌市宇华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241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期中
  • cover
河南省许昌市宇华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 期中学科素养评估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 、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考古学者对“蓝田人”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共发现各类石器200多件,这些石器的制 作都比较粗糙。据此可知,“蓝田人” ( ) A. 处于旧石器时代 B.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 处于新石器时代 D. 开始大量饲养家畜 2. 某初级中学科学小记者,参与了“探秘房山”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活动。他 们会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看到北京人 ( ) A. 头部特征与现代人相同 B.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C. 会使用农具栽培粟和黍 D. 制作陶器,蒸煮米饭 3.“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人类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 开始转变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下面最能印证上述说法的是 ( ) A. 元谋人遗址发掘出的牙齿化石 B.北京人遗址近6米的灰烬层 C.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碳化稻粒 D. 传说炎帝和黄帝在阪泉大战 4. 如图的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远古先民 ( ) 人面鱼纹彩陶盆 干栏式房屋 碳化稻谷 骨耜 A. 手工业制造达到先进水平 B. 已经进入原始农耕时代 C. 用打制石器并会保存火种 D. 能够饲养家畜开垦土地 5.通过考古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其贵族墓地里,随葬品有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 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说明 ( ) A. 良渚先民崇尚祭祀文化 B. 良渚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C. 良渚部落手工业发达 D.良渚古城是一个成熟国家 七年级历史 第 1 页 (共6页) 6. 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察时同学们制作了如下研学记录卡。据此内容你能得出的 结论是 ( ) 朱书扁壶 彩绘龙纹盘 陶寺遗址观象台 其上写有“文、尧” 二字,是迄今发现的比甲 骨文还早500年的文字。 帝尧邦国的图腾,是 典籍所载“赤龙生尧” 的注释。是代表“帝尧 国家”的“国徽”。 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 最早的观象台遗址。史前陶寺 人据此制定的历法,是二十四 节气的直接源头。 A. 陶寺是甲骨文的发源地 B. 上古时期确实有龙这种动物 C. 陶寺遗址文化底蕴深厚 D. 史前时期二十四节气已成熟 7.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①对应朝代的是 ( ) ( 夏朝 ① 西周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 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8.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如图中红山文化的玉龙、陶寺遗址的龙盘、二里头遗址的 绿松石龙形器,体现了 ( ) 红山文化的玉龙 陶寺遗址的龙盘 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 A. 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B. 阶级分化初步出现 C.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 中华文明领先世界 9. “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正经潜移默 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以上 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 ) A. 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B. 初步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C. 刺激了楚国的争霸野心 D.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0. 在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战乱纷争、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 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主要特征。其中关于经济发展的原因,最 为基础是 ( ) 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 B. 各诸侯国之间频繁战乱 C. 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 D. 各学派先进思想的传播 11. 小亮同学比对“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 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 ) A. 三家分晋 B. 田氏代齐 C. 晋楚争霸 D.战国七雄 七年级历史 第 2 页 ( 共 6 页 ) 12.如表为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及其措施(部分),这些变法 ( ) 名称 措施(部分) 魏国李悝变法 废止世袭贵族特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