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1336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510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三,纲要,历史,中外,编版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5·甘肃张掖高一期中)“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 A.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B.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C.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边疆地区 D.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建立后,鉴于唐末五代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历史教训,设参知政事掌行政、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分割相权;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通判制约知州权力;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这些措施分化了中央、地方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加强了专制集权,因此这一“法宝”核心精神是指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故选A项。 2.(2025·广东佛山H7联盟高一联考)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初年,削州镇之权,“令文臣知州事”,其后,派二品以上的官员充任一州的长官。宋太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完善地方官员选拔制度 B.推动地方文化教育发展 C.提升地方行政管理水平 D.防范武将割据局面重现 答案 D 3.(2025·山东济南高一联考)宋代本身的统治体制,在中国列朝之内缺乏先例,乃是“叠床架屋”、缺乏有机结构的官僚系统。“叠床架屋”反映了宋朝政府运作推崇(  ) A.强干弱枝 B.崇文抑武 C.内重外轻 D.事权分立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分散机构权力,设计了很多新的官职与机构,让官员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的方式正是材料中“叠床架屋”的体现,故此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分立事权,故选D项。 4.(2025·山西名校协作体高一期中)绍兴二十七年(1157),“举人多习诗赋,习经义者绝少”,臣僚要求“稍损诗赋而优经义”。宋高宗赵构即下诏云:“诗赋不得侵取经义。若经义文理优长,合格人有余,许将诗赋人材不足之数,听通融优取。”宋高宗意在(  ) A.凸显理学的官方尊崇地位 B.提高文官队伍综合素质 C.巩固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 D.扩大“科举取士”的规模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面对士人愿意学习诗赋而不愿学经义的情况,臣僚建议要削减诗赋取士的数量,而扩大经义取士的规模,宋高宗下诏强调诗赋不能损害经义,如果参加经义考试合格的人数较多,可以多录取以补诗赋之不足,说明宋高宗想要通过偏重经义来提高文官队伍的综合素质,故选B项;南宋后期理学获得了官方尊崇地位,材料中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排除A项;宋高宗是南宋皇帝,并不是北宋,排除C项;材料中宋高宗偏向经义,扩大经义的录取规模来补充诗赋录取人数的不足,录取总数并未扩大,不能得出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的结论,排除D项。 5.(2025·江苏江阴六校联考高一期中)在宋朝,“(武官)即使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文人)状元登第。”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大力提倡文治,崇文抑武 B.军队扩编,军费上升 C.边防压力巨大,岁币沉重 D.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宋朝的治国政策是崇文抑武,因此文官地位显赫,A正确。 6.(2025·甘肃张掖高一期中)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 A.增加了大笔财政收入 B.其改革仅限于整顿吏治 C.减轻了人民负担 D.增强了统治集团内部凝聚力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