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21357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511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江苏省
,
连云
,
港市
,
2024-2025
,
学年
,
七年级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一、积累 运用。(30分) 1.(12分)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请你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一些人感叹读书生活太过枯zào( ),不如其它休闲方式来的qiè( )意,即使阅读,也多_____,习惯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对大部头、经典著作等望而却步。我国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就是_____人们采用“钻深研透”的方法进行阅读。读书需要_____,不能浅尝辄止,利用好点滴时间,拿出“攻书到底”的劲头,坚持不懈,就能成为一个称( )职的阅读者。 ②善读书,要把握“薄”与“厚”的关系。把书“读厚”,就是要涉猎与书籍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由点到面;把书“读薄”,就是要领悟要义精华,实现去粗取精。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就能不断增强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就像树根一样,既向地心深扎,也向四周土壤蔓延,这棵树才能蓬勃生长、枝繁叶茂,否则就会日渐衰败,枝枯叶落。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3)依次填入语段中_____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见异思迁 怂恿 付出辛劳 B.拈轻怕重 怂恿 任劳任怨 C.见异思迁 鼓励 任劳任怨 D.拈轻怕重 鼓励 付出辛劳 (4)对第②段画横线句子中语法知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树根”“地心”是名词,“蔓延”“衰败”是动词。 B.“蓬勃”“日渐”是形容词。“这”是代词,“棵”是量词。 C.这里运用了暗喻的手法,喻体“向地心深扎”对应的本体是上文中的“把书‘读厚’”。 D.“蓬勃生长”“枝繁叶茂”是褒义词,“蔓延”“衰败”是贬义词。 (5)第①段倡导采用“钻深研透”的方法进行阅读,请你结合《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某个具体篇目的内容,谈谈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 2.(5分)七年级开展阅读状况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得出以下图表,请你帮忙完成任务。 (1)我们可以从图表中得出哪些结论。 (2)除了把阅读媒介和接触时长作为问卷问题以外,还可以从什么方面设置有价值的问卷问题,请写出一个来。 3.(2分)下列有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五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B.《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从言谈、逸事方面反映社会生活。 C.《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诫:告诫、劝勉。书:书信。 D.“星汉灿烂”中的“星汉”指的是银河;“铁马冰河”中的“铁马”指铁铸的马。 4.(2分)下面横线上所填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青年毛泽东主张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_____。 ①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五年半岁月中,毛泽东发奋学习,读了很多“有字之书”,但他认为这些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致力于现实,做到知行合一。 ②正是秉持这种躬行实践的思想,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好友开启了游学调查之旅。 ③他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成长,不能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去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5.(9分)学校打算引用书中的名句来制作读书展板,请你帮助完成。 展板栏目 古诗文名句 出处 观自然之景 (1)海日生残夜, 。 《次北固山下》 (2)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 (3)君问归期未有期, 。 《夜雨寄北》 体世间深情 (4) ,无人送酒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不知何处吹芦管, 。 《夜上受降城闻笛》 (6) ,尚思为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2025-11-15)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2025-11-15)
【七上语文情境课堂】13 “纪念白求恩”主题展览活动—《纪念白求恩》情境教学课件(2025-11-15)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7)
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5-11-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