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3283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七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821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辽宁省,期中,答案,图片,试卷,历史
  • cover
学位 2025-2026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知毁 123456789011213146 BCB DAAC BCBABADB 姓 名 二、非选择题(40分) 16.(1)半坡遗址:④:牛河梁遗址:②:河姆渡遗址:①。(3分) 考 号 (2)考古发掘(或文物)。(1分) (3)多元一体(或多元起源、交相辉映)。(2分) (4)创新楠神;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高度的社会贵任感。(2分) 17.(1)商朝。(2分) (2)商鞅变法。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3分) (3)①人体生理:②《道德经》:③楚国和人民。(3分)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在创新中发展等。(2分) 18.(1)甲骨文(1分)半坡居民(1分) (2)共同点:都出现了宫殷或宫城,都发现了墓葬和礼器。(3分)表明中华文明的 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1分) (3)涿鹿之战(1分)人文初祖(1分) 19.(1)从禅让制到世袭制(或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分) (2))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免除徭役。(答出两点即可,4分) 影响: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分) (3)观点:创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选择史事:河姆渡遗址的先民发展农耕和手工业、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铁质农 具和牛耕的使用任意两件 线 论述: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水稻遗存。骨耜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广泛推 广,稻作农业已经具有想当规模。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还运用雕刻等技术,这 里出土了目前已知我给最早的象牙雕刻。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西周实行分封制, 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春秋时期铁质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农 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的曾长, 人口也不断增加。综上所述,创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6分) 学校 2025-2026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考试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陆之一,它能将复条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 历史试卷 图是李同学在复习中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积更选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是() 班級 (本试卷共19通题、满分70分,时间75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圈卡指定区域 钩公元前2070年 药公元斯1600年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内作答,在本试蓉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① ② ③ ④ 姓 名 、单项进择题(本臣15小愿,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 L东周的建立 B.西周的盛立 望一个最符合题寇的选项) 1.下面是北京人迪址出土的石器。据此可知北京人( C.夏朝的建立 D.商朝的建立 8.某影视工作室要拍摄一部反映“春秋五霸”的历史,下列历史人物应该出现在该剧的是 号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如皇 D.屈原 9.公元前256年,在霸郡郡守李冰主持下,民众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座邻江驱。据此可知 砍硬器 刮削器 尖状器 战国时期秦国十分注重() A.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己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A改革旧制 B.法治建设 C、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D.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C.兴修水利 D.发展军事 2.某班的同学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绘制了一张表格。该原始人群是() 10。“为政以德,醴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趾:道之 原始人群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中“为政以德”的提出者是() 约3万 和现代人相同打制石器 人工取火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荀子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11.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时,查阅了大量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拓影。他 3.《商君书》记戟:“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下列印证“耕而食”的说法中, 最有可能研究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