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市实验中学 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 语文试题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 从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不具备有声音的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 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 而且到现在,自然科学家成功地做了不少工作。以石头而论,譬如化学家以同位素的方 法,使石头说出自己的年龄:地球物理学家以地震波的方法,使岩石能表白自己离开地 球表面的深度: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以地层学的方法,初步地摸清了地球表面,即地 壳里三四十亿年以来的石头历史。何况花卉是有生命的东西,它的语言更生动,更活泼。 像上面所讲,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 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我们农民知 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统是大自然 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我国唐宋的许多大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 一方面又热爱大自然,善能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这种民歌、竹枝词,编成诗句。 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至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止。像月、露、 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 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物侯就是谈一年 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 就的。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 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 宣传,这首诗便被传颂开来。这四句五言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 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 醒了。 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 什么呢?这在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找到答案的。李白诗:“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 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洪迈《容斋续笔》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 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定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 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