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25263
江苏省无锡市运河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19309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江苏省
,
考试
,
答案
,
图片
,
试卷
,
语文
无锡市运河实验中学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段大而言之分为三种:“赋”“比”“兴”。“赋”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 有什么说什么,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但是诗歌又不能像日常语言那样仅仅限于说清楚,还要讲究说 得有味道,要给读者预留下涵咏玩味的余地,所以往往不直说而用“比兴”。明朝文学家李东阳说:“所 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而难于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幕写, 反复讽咏,以俟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爽飞动,手舞足蹈而不自觉。”“比”“兴”较之“正 言直述”的“赋”更加具有表达的能力。 更具体地说,“比”和“兴”是两种手段。所谓“比”,包括单个的比喻和成套的比喻(博喻),也 包括涉及全篇的所谓“比体”,例如《诗经·魏风·硕鼠》全篇都在骂老鼠,其实是在痛斥那些不劳而获 的剥削者,这样的诗就是“比体”。 “兴”则是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朱熹《诗集传》),这个“他物”与“所咏之词”即 本意之间可以有各式各样的关系,有些仅仅是起一个韵而已,有些能起到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的作用;兴词 与本意之间也有近于比喻关系的一一在这种情况之下“比”和“兴”往往难以区分。 宋朝人李仲蒙说:“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这样从思 维过程的角度来讲“比”和“兴”的不同很得要领。“索物以托情”指本意先行,然后找一个或一组物象 来作比,来寄寓,这里是由心及物,所指比较单一,也可以说是主题先行的。“触物以起情”则是由物及 心,诗人从物象中有所感悟,抒发的感情往往比较复杂含蓄,能够引起更丰富的联想。晚唐大诗人李商隐 有一首五绝《乐游原》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因出游而见夕阳, 由此引发自已叹老伤时、爱惜光景的情愫,苍茫辽阔,无限感伤,遂成千古名篇。 “比”是由心而物,从一般到具体;而“兴”则相反,由物而心,从具体到一般。它们的基础都是联 想,但是路径不同,也可以说正好相反。歌德曾经明确地将艺术思维中的联想分为两类:“诗人或者从普 遍概念出发,然后寻觅适当的细节:或者从细节里看出他的普遍概念来。二者有极大的区别。前一个方法 产生了寓言,寓言里的细节只能充当例子,只能充当普遍概念的榜样。二者相形之下,是后一个方法表达 了诗的本质。这个方法在写出细节的时候并不单独地想到或说到典型,可是它抓住了细节的生动之处,隐 隐把典型也一起抓住了。”歌德说的这两种方法,大体正相当于“比”和“兴”。 由于“比”是“索物以托情”,是找些可以作比喻的例子来表达主观的东西,所以它往往是封闭的, 主题明朗而单一;而“兴”乃是开放的,内涵丰富,具有多义性,往往更加耐读。所以歌德说,艺术的难 关就在于“对个别事物的掌握。你必须费大力挣扎,使自己从观念中解脱出来”(《歌德谈话录》)。中 国古典文论也是历来认为“兴”高于“比”,“比显而兴隐”(《文心雕龙》),“有兴而诗之神理全具” (《贞一斋诗说》);“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 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湖北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3)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11-13)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11-1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