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5493

6《将相和》第2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6155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将相和,2课时,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将相和 第2课时 第二单元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用上节课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然后简要复述课文的内容。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一块和氏璧。秦王也想得到这块无价之宝,就假意说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他不辱使命将和氏璧带回赵国。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过了几年,蔺相如陪同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其间,蔺相如不畏强暴,据理力争,使赵王免受侮辱。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列老将廉颇之上。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处处主动避让。后来廉颇终于醒悟,脱下战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最后廉颇和蔺相如和好,同心协力保卫国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本文主要讲解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2.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学习目标 聚焦课文内容: 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表格,并利用表格,详细复述课文内容。 课程导入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表格的提示,详细复述课文内容。 小组汇报,展示“讲故事”。 探究方法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赵王得到一块和氏璧,秦王想据为己有,假装拿十五城换璧。赵王无奈,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 蔺相如识破秦王没有诚意,偷偷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很无奈。 秦王无奈只得放蔺相如回去,赵王封赏蔺相如。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之后命人记录了下来。 蔺相如便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不肯。蔺相如以命威胁,秦王只好照办,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了下来。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列廉颇之上。 廉颇对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满意。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廉颇计较,处处避让廉颇。 廉颇幡然醒悟,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 听的同学请注意:(1)是否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是否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根据表格的提示,详细复述课文内容。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结果 起因 探究活动 负荆请罪 渑池会面 完璧归赵 聚焦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研读分享: 从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可以看出蔺相如、廉颇分别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 课程导入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圈画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分小组交流。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探究方法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课程导入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1.在这三个小故事中,面对不同的问题,蔺相如采取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①连词成句地读,一边读一边圈画关键语句。 ②要结合蔺相如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说。 ③借助朗读、表演等形式,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理,了解人物的性格。 小组交流时,请注意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课程导入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