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物质的导电性课后巩固练习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学号_____ 一、选择题 1.现有六种物品:铜条、玻璃棒、铅笔芯、水银、塑料棒、陶瓷片。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表所示,小明对它们进行分类所依据的物理特征是() 第一类 第二类 铜条、铅笔芯、水银 玻璃棒、塑料棒、陶瓷片 A. 密度 B. 磁性 C. 硬度 D. 导电性 2.如图所示是一种输电导线———铜芯电缆。在某村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中,更换的新铜芯电缆比等长的旧铜芯电缆电阻更小,主要是因为新电缆的() A. 铜芯更细 B. 绝缘皮更薄 C. 铜芯更粗 D. 绝缘皮更厚 3.如图所示,图乙为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图甲中电流表示数变小,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 ) A. C和D B. A和B C. C和B D. A和D 4.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旋钮式变阻器,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A、B、C三个焊接点是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现需要将其接入电路,要求旋钮触片顺时针旋转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则需要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点是( ) A. A、B B. C、B C. A、C D. C和A、B中的任意一个 5.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导电性不受任何环境因素的影响 B. 玻璃烧红后能导电,说明导体的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绝缘体中几乎不存在电子,所以它的电阻非常大,不容易导电 D. 一般来说,人体的电阻为 6.如图为一种按钮开关的构造截面示意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 B. A、B、C是导体,D是绝缘体 C. 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 D. A、B、D是导体,C是绝缘体 7.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陈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在电路的A、B间分别接入a、b、c三根镍铬合金电阻丝,其中横截面积,长度。闭合开关,电灯最亮时接入的是( ) A. a电阻丝 B. b电阻丝 C. c电阻丝 D. 无法判断 8.图甲为某款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变阻器的一种)结构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电位器与灯泡是并联的 B. 电位器通过改变电阻丝的粗细来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 C. 若只将a、c接入电路,则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 D. 若只将b、c接入电路,则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二、填空题 9.提到“测谎仪”,同学们认为很“神秘”,其实用物理知识可帮助我们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据测谎专家介绍,测谎技术从三个方面测定一个人的生理变化,即脉搏、呼吸和皮肤电阻(简称皮电)。其中皮电最敏感,是测谎技术的主要依据,通常情况下,就是它“出卖”了自己心中的秘密。从以上介绍可看出:人体是_____,并且人体的电阻是_____(填“可变的”或“不变的”),一个人在说谎时,_____变化最明显。 10.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节目中曾验证过“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说法。做法:取口香糖内的“锡纸”,用剪刀将“锡纸”剪成两头宽中间窄的形状,如图甲所示;将该“锡纸”两端封闭紧贴在电池的正负两极,不一会儿“锡纸”从中间最窄的部分开始燃烧起来,如图乙所示。 (1)锡是导体,将锡纸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就会造成_____,迅速产生大量热量使温度达到锡的着火点而使之燃烧。 (2)分析图甲知,ab段的电阻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电阻。 11.如图所示是小文自制的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托盘、轻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 (1)要使电子秤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点“1”与点“2”连接 B.点“1”与点“3”连接 C.点“2”与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