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2025.11 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 互借资料。 2.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 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1.5分,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 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那县人 2.据考古研究证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的沉积物曾经历过700℃以上的高温加热,而自然野 火一般不会超过300℃,由此可推知北京人 A.已学会用火 B.使用磨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生存环境恶劣 3。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粟的遗存,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稻谷 遗迹,而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则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经济方式。这说明当时各区域 A.文明发展水平一致 B.经济生活因地制宜 C.农业生产技术相同 D.宗教信仰差异显著 4。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下列出土文物体现了 红山文化的玉龙 陶寺遗址的龙盘 二 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社会阶级分化初步出现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中国史前文明领先世界 5.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某一时期政 权更迭所制作的年代尺。该年代尺中①处发生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的历史事件是 2070年 1600年 1046年 770年 A.商朝建立 B.西周建立 ① C.东周建立 D.夏朝建立 6。孔子曾说:“桓公九合诸侯(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材料表明齐 桓公称霸的主要因素是 A,尊王攘夷 B,人民支持 C.军事扩张 D.改革富国 7.《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现 象的出现得益于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驰道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8、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语句符合儒家思想的是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9、商周时期,主要用于祭祀和军事的重要器物是 A.陶器 B、玉器 C.青铜器 D.铁器 10.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当时祭祀、战争、农 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商朝 A、出现世界最早文字 B.历史记载比较缺乏 C.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D.已有文字考证历史 11.有人称他为“暴君”,也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他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的主要 历史贡献是 A、焚书坑儒 B.统一中国 C.修筑长城 D.百家争鸣 12.陈胜、吴广是农民,他们的革命观点却跟墨子的“非命”说一致。陈胜、吴广从思想上解除 了“天命”的枷锁,在革命实践中批判了天命观。这说明陈胜、吴广起义 A.受到墨家思想的影响 B.体现了民众的反抗精神 C.深刻批判了秦的暴政 D.推翻了秦朝的专制统治 13.“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尽力减少行政干预,“顺民之情”。材料体现了汉初统治者的治 国理念是 A.休养生息 B.以法治国 C.民贵君轻 D.兼爱非攻 14.汉武帝认为部分郡辖域过大,故将一郡分成数郡,如从陇西郡分出天水郡,将酒泉郡一分为 三。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有效管辖边疆 B.废除封国制度 C.抑制地方豪强 D.加强中央集权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共29分) 15.(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 图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图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图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 带藤条残木柄骨耜 材料二:良渚古城遗址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