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7933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0276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福建省,历史,答案,扫描,试卷,中考
  • cover
准考证号: 姓名: A.实现了长江流域的统 B.以游牧狩猎经济为主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C.已经进人早期文明时代 D.手工业发展水平低下 7.陶寺古城遗址发现了可能是观象台的遗迹,图4为陶寺古城遗址 福建省2025七年级期中阶段综合评估 “观象台”的复原图。这说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 A.出现天文观测 历 史 B.青铜俦造技术成熟 C.实行分封制度 (全卷共6页,两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图4 D.农业生产活动活跃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8.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黄帝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华 合题目要求的。 夏族。这些传说 1.考古学家在我国云南、陕西、湖北等地,先后发现了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的化石及遗址,这 A.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 B.说明部落联盟时期没有战争冲突 些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意义重大。它们共同佐证了我国 C.证明炎黄是真实帝王 D.蕴含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信息 A.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 B.古人类都使用磨制石器 9.《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夏朝的建立标志着 C.古人类生活在黄河流域 D.古人类都距今150万年 A.原始社会的结束 B.禅让制的正式确立 2.考古人员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厚达40多米的堆积层,其中包含大量灰烬、烧 C.郡县制的推行 D.华夏族的形成 石和烧骨。这些遗存直接佐证了北京人 10.西周时期,周天子将土地和民众分封给宗亲和功臣,受封的诸侯须向周王进献贡赋,随从作 如 A.已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B.能使用火改善生存条件 製 战。通过这样的“封”与“献”,确立了 C.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D.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产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3.图1所示的是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距今约9000年的炭化稻粒,图2所示的是北京门头 11.图5所示的是春秋时期的青铜牺尊(整体呈牛形,牛鼻穿环),反映出当 沟东胡林遗址出土同时期的炭化粟粒和黍粒。这些文物表明我国先民 时人们已掌握驯牛技术。这一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 封 ●的● A.商业的繁荣 ●●● B.手工业的分工 C.农业的发展 图2 D.战争方式的变革 A.已建立了早期国家政权 B.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12.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前往见证。会上,齐桓公提出“尊 C.已掌握农作物栽培技术 D.生产水平领先世界 天子,攘四夷”的主张,协调诸侯间的利益。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4,图3所示的是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图案生动,制作精美。 A.巩固周王统治 B.争夺霸主地位 这一文物反映出半坡居民 C.推动民族交融 D.发展各国贸易 A.已掌握制陶技术 13.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魏绛提出“和戎”主张,促使晋国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促进了边疆稳定 线 B.以捕鱼为生 和贸易发展。这一举措体现了 C.建立了等级制度 图3 A.争霸战争的残酷 B.儒家思想的影响 D.有统一信仰 C.分封制度的瓦解 D.民族交融的趋势 5.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了红山文化时期的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还发现了 14.图6所示的是战国时期的铜壶,壶身刻有习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等场景。 玉猪龙等精美玉器。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 这些场景反映了当时 A.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B.史前时期的社会分化 A.丰富的社会生活 C.商周时期的青铜工艺 D.秦汉时期的宗教信仰 B.统一局面的形成 6.20世纪30年代以来,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不断取得突破:城内不仅发现了高等级的宫 C.农耕技术的突破 殿区夯土建筑基址、区分内外城的城墙与护城河,还出土了可调节流域水量的大型水利系统, D.思想文化的繁荣 以及仓窖中保存的20余万千克炭化稻谷。这些考古发现表明良渚社会 【七年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