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7986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4539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历史,答案,扫描,试题,考试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D B D C C B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A A C B A D D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选项 B B C D A C D D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8分) 人工智能发展是重大战略机遇,在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它 在提供有效参考信息的同时,也可能出现杜撰史实、逻辑错误等情况。(2分) 我们要明确题干中提到的诗句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学者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学术繁荣局面,而《焚书坑》是唐代章碣所作,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与“百家争鸣”并无直接关联。因此,将这首诗用来反映“百家争鸣”是不准确的。(4分)因此,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帮助学习,但不宜盲目依赖人工智能,而应注意采用交叉比对多种人工智能回答、使用权威史料相互印证等方式,减少可能出现的谬误;更不宜用人工智能取代个人思考。(2分) 30.(12分) (1)新气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黄河流域丰厚的土地资源被利用(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意义: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增强了诸侯的经济实力,为诸侯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功能:实现“四六分水”自流灌溉,具备堤防、分洪、泄洪等功能。(2分) 影响: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4分) (3)因素:生产工具和技术、土地资源、水利工程等。(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1.(14分) (1)行政制度:郡县制;(2分)经济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4分) (2)变化:从秦朝时遵从法家治理理念到汉初治国思想为道家之学,(2分)后来最终确立为以儒术为中心、综合法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2分) (3)贡献:经济上:相互依赖,创造国家统一的经济基础;思想文化上: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主导;政治理念上:强调天下一统和中央集权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理念的核心,促进中华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2.(10分) 证明:陶寺都城中大型墓的随葬品差异表明了陶寺都城出现严重的阶级分化,符合判断文明标准的第一点。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表明当时出现了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符合判断文明标准的第二点。(8分) 结论:以上考古发现证明陶寺都城已经形成了早期国家,当时已进入早期文明社会。(2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8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了解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的生存状况有多种途径,可信度最高的是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影视作品 D.学者推断 2.粟是一种喜干怕涝的农作物,陕西半坡遗址出土大量碳化粟粒:浙江余姚河姆渡地 区水网密布,河姆渡遗址则有大量水稻遗存。这说明 A.半坡原始居民偏好食粟 B.浙江余姚河姆渡地区温暖湿润 C.河姆渡原始居民偏好水稻 D.作物种植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3.下列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质文物,可以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浙江河姆渡遗址 内蒙古敖汉旗干饭营子遗址 黑龙江小南山遗址 出土的玉玦 出土的兽面形玦饰 出土的玉块 A.按部就班 B.多元一体 C.中西合璧 D.孤立闭塞 4.每年,满怀虔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