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期中初一年历史学科质量监测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旧石器文化可以划分为南北两大石器传统,即使在南方或北方地区内部,各类石器 在原料、制作技术、种类和形态方面也各具特色。这体现了旧石器文化的( ) A.延续性 B.包容性 C.凝聚性 D.多样性 2.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人遗址中发现了多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英岩刮削器,以及炭屑、烧 骨等遗迹。这些发现最有力地证明元谋人被称为“人”的核心依据是( A.能够直立行走B.学会烧烤食物C.拥有现代人相貌D.能够制造工具 3.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且包含烧过的兽骨、石块和 木炭块。这最能说明北京人( A.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B.会用火烧烤食物,还会制作彩陶 C.会使用火,并能保存火种 D.能制造磨制石器,过定居生活 4.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 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彩陶文化的影响范围可达 黄河上游、下游,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中原地区史前文化辐射范围广 B.黄河流域已出现早期国家 C.原始社会的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D.手工业制作水平领先世界 6.当人类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可以栽培植物养活自己时,人类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经济 革命。这场“革命”是指( A.原始农业兴起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人工取火 初一年历史科试卷第1页共8页 7.良渚、陶寺与二里头先民,通过营建超大规模中心聚落来实现权力的空间象征化凝聚, 并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呈现出早期文明国家的结构特征。该观点立论根基源于(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古籍记载 D.专家臆测 8.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 A.中原地区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C.中原地区的文明程度较高 D.黄河流域出现了早期国家 9.“在中国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部落群体社会中,唐尧、虞舜虽然还没有建立国家形式,… 他们的行为在尊重仁和礼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原始民主的倾向。”材料中“民主”的具体 表现形式是( A.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10.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夏朝时期的大型宫殿基址、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遗址,且 史料记载夏朝“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这些史实共同说明夏朝() A.己形成早期国家形态 B.仍处于部落联盟时期 C.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D.社会等级分化不明显 11.学习历史需要掌握历史纪年法。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还可以表 述为(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时问 A.公元8世纪前期 B.公元前8世纪前期 C.公元7世纪后期 D.公元前7世纪后期 12.《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其中“周制”指的 是西周实行( A.分封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13.春秋时期,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桓公成为春秋 首霸的关键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管仲改革增强国力C.军事力量强大D.得到周天子支持 初一年历史科试卷第2页共8页2025年秋季期中初一年历史学科质量监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A A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B C D C D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A A B A D D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