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4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苟以大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2) 金块珠砾。( 《阿房宫赋》)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2.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蹑迹披求 (2)居为奇货 (3)无毫发爽 (4)审谛之 3.翻译句子(5分) (1)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2分) (2)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3分)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7题(9分) 观看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后,郊郊觉得这部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有些与众不同,他 查阅资料阅读了以下文章: ③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由地球物理学者、海洋技术专家兼著名电影制片人方励 执导。方励曾参与打捞2002年大连“5.7”空难的黑匣子。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 验是他能够拍摄《里斯本丸沉没》的可能性条件,但这并非他拍摄此片的原因。根据电影 的讲述,方励拍掇这部电影的决定源于一次惊异体验。在东极岛参与电影《后会无期》拍 摄的方励第一次从当地人口中听说此事。对此次战争惨剧鲜为人知这感到震惊的方励决定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探寻里斯本丸沉没位置,为其拍摄一部纪录片。 ②这是《里斯本丸沉没》电影外的起源也是电影内部叙事的起点、 ③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纪录片拍摄的第一原则是真实性。《里斯本丸沉没》也在电 影开头坚定地表明了自身对真实性的坚持。但纪录片就是客观中立不带主观偏见地呈现事 实这一常识,早已被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与理论发展证明是一种朴素但不准确的认知。纪录 片纪录的真实不可能摆脱人为建构。剪辑、叙事、摄影机对拍摄角度、范围的选择都会干 预纪录片对事实的呈现。但人为建构对事实的“干预”并不意味着对真实性的破坏,因为 有时部分事实只有借助创作者的主观视角中介才能得到呈现。 ④在技术层面《里斯本丸沉没》并不是一部具有突破性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包含 元叙事一电影不仅纪录了里斯本丸沉没的相关历史事实,也呈现了方励探寻沉船位置过 程、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一但元叙事的运用在中外纪录片拍摄实践中都并不少见。在 中国,谢晋导演上世纪50年代末拍摄艺术性纪录片《黄宝妹》就已经使用过同样的叙事 第1页共6页 技巧。元叙事之外,《里斯本九沉没》对历史事件的呈现基本遵循当代纪录片的基本创作 套路,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物为主体在多视角叙述、回忆、文献之间穿梭,平视不同历史 视角下的主观体验,但不因此放弃立场滑向相对主义,在描述事件发展进程时辅用动画和 图解冷静地叙述事实。 5何创作上的保守并不意味着《里斯本九沉没》乏善可陈,恰恰相反,用成熟到近 乎老套的纪录片拍摄手法来纪录里斯本九沉没事件无疑是正确的创作选择.有效容纳了历 史事件本身对波折与亲历者及其后人的情感体验。 (6)进入到对事件真相的叙述,编导团队呈现了英、日、美三方的视角对事件的感知、 理解与叙述。每一种视角都带有主观性,但每一种视角在与其他视角的参差中呈现了独有 且微妙的真实历史信息。日方船长后人了解先人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展露出复杂的反 应,他们同情遇难者,又很难抑制住为父辈所作所为寻找合理缘由的本能。在配乐的有效 捕助下,遇难者家属对生活细节的回忆对历史遗物的感受打动人心。对美军潜艇机械师后 人的访谈,真实纪录了历史的纠缠与无奈。而多视角的比较互现让影片前半段像侦探、悬 疑类型片一样不断积蓄着叙事和情感的能量。 ⑦参与解救盟军战俘的中国渔民,在电影前半段尽管被提及但并未得到正面呈现。 作为一部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的叙事却遵循剧情片的经典叙事节泰,用叙事视角的 突然扩张,拉开一个高潮迭起的第三幕。拼尽全力逃出船舱跳入大海的英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