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辩论“我是不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角色扮演“以作者同学的身份去开导文中的我”,使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童年经历,积极乐观地面对他人的评价,坚持自我认知的勇气与信心,在疑惑中感悟人生道理。 【语言运用】学会批注阅读的方法,练习在有疑问的地方作批注,在解决疑问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能够结合文中的细节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辩论并开导文中的“我”。 【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人物的心情变化及产生原因,学会写童年参加的活动或游戏,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辩证“我是不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活动中,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思辨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学习作者描写人物心情的方法,尝试表达自己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批注阅读的方法,练习在有疑问的地方作批注,在解决疑问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能够结合文中的细节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辩论并开导文中的“我”。 教学流程: 一、预学 1.回顾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前几天我们已经开始了第六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故事)我们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2.回顾批注的角度 这一单元共有三篇课文,通过《牛和鹅》这篇课文,我们学会了批注阅读的方法,你还记得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批注阅读吗? (板书:批注阅读) 预设:我们可以在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可以在写得好的地方进行批注;还可以在有启发的地方进行批注。 3.回顾上节课批注的问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课文,在课文中有疑问的地方做了批注,大家批注出这么多的问题。 预设: (1)窝囊、殷切、砸锅等词语是什么意思? (2)大老虎本来是凶猛的,为什么题目说是“窝囊的”? (3)老师为什么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让我扮老虎? (4)什么是豁虎跳? (5)为什么扮老虎的经历带给我的困惑延续至今? (6)从开始对演出充满期待,到演出后的疑惑不解,“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7)“我”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 (前5个)这些问题我们在第一课时已经解决完了,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两个(后2个)核心问题来细读课文,解决疑惑。进入学习活动一:读懂心情 (板书:读懂心情) 二、助学 (一)学习活动一:读懂心情 1.出示助学提示一 (1)读:浏览全文。 (2)画:画出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句子。 (3)批:读一读画出的句子,批注“我”的心情。 (4)说:同桌互相说一说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2.全班分享交流 3.小结(出示表格) 作者叶至善通过描写心情的起伏变化,而且还交待了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才让故事这样的妙趣横生。我们在完成本单元的习作《记一次游戏》时,也可以这样描写自己在游戏前、游戏时、游戏后心情的起伏变化,同时交待清楚心情变化的原因,这样你写出的文章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学习活动二:表达心情 1.研究写法 刚才我们通过批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读出了“我”的心情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那么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些心情的呢? (板书:表达心情) 我们一起来看看描写“紧张”心情的语句: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摘下老虎头,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这里没有出现“紧张”这个词,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紧张”的呢? 还可以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紧张? 2.练笔实操 是啊,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心情。接下来请你从惭愧、伤心、生气、紧张、自豪……中选择一种心情,用三两句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