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9004

福建省泉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6964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福建省,答案,图片,试卷,语文,月月
  • cover
2025年10月份初一年语文学科质量监测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根据情境,补写出古诗名句。(8分) (1)秋游时,大家登上山顶,看到树木生长茂盛、百草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禁齐声 背诵起《观沧海》中的“ (2)好朋友即将转学,你在送他的卡片上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让这份心意随他远行。 (3)新学期语文课上,老师讲解《次北固山下》时指出, ”两句蕴含着新旧交替、时光向前的哲理。 (4)秋日黄昏,天边夕阳西下,这情景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天净沙·秋思》中游子 思乡的经典画面:“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行走在文字的世界里,犹如打开了人间最美的画卷。 春天,文字就是那①(xī)沥的春雨,润湿着花团锦簇的江南:夏季, 文字是那在静②(m1)的夜里吟唱的蟋蟀,守望着露水的黎明:深秋,文 字就是那似火的红枫,尽情绽放③(zhù)蓄了一夏的热情,收获着生命里最 精彩的片段:寒冬,文字就是( )的漫天雪花,用期盼覆盖了岁月无边的 清寒。文字如心,浅笔静开,相约于文字,书写出生命最美的花环。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3分) (2)根据下面的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2分) 词典对该成语释义:按照约定准时到达。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 改变句子原意。(2分)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某同学虚拟了一个情境。请你根 据自己的读书体会帮助他完成人物对话,要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虚拟情境:“我”上课描绣像被老先生发现,并且狠狠教训了我一顿的事,被同窗 发在朋友圈里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我”身边的亲朋好友、邻里街坊都知道了 此事。放学路上以及家中,三位长辈先后见到了我… 衍太太:“① 长妈妈:“哥儿,你可回来啦!你父亲今天很生气,不停地问你有没有回来。你 可要注意点。他说你,你可得听着。记得么?” 父亲:“② 初一年语文科试卷第1页共8页 二、阅读(69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4~6。(7分) 春草 〔唐)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江南春 〔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联系我们学习的《古代诗歌四首》,开展以下三项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朗读 4.诗歌朗读,重读关键词能凸显情感。朗读《江南春》“孤村芳草远”一句时,你认 为哪个词最需重读?请仿照示例说明理由。(2分) 示例:《次北固山下》重读“一帆悬”,因为它生动刻画了顺风行船的景象,突出 了旅途的顺畅和诗人开阔的心境。 《江南春》“孤村芳草远”一句重读“ 因 为 活动二:比较 5.《春草》和《江南春》都写到了“草”,但诗人借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 分别加以概括?(2分) 活动三:描写 6.“斜日杏花飞”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春日黄昏图景。请学习《天净沙·秋思》中借 助多个事物(意象)组合成画面的方法,展开想象,将这句诗转化成一个50字左右 的描写片段,力求生动并融入感受。(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①,诸儿竞走②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