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六年级科学试题 (时间:30分钟 总分:5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_____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2. 生物将自身的_____或_____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3. 细菌有 _____、 _____、 _____等形态。 4. 一年中,北斗七星会绕北极星_____旋转。 5. 月球绕地球_____公转。地球_____的同时绕_____公转。 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 病毒比细菌个体还要小,绝大多数要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 2. 使用圭表,看正午表影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可以知道当时的季节和时令。 ( ) 3. 地球绕地轴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 4.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句话说明后代和亲代之间存在变异现象。 ( ) 5. 利用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可以找到仙后座。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 在北半球的冬季上半夜面朝南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 )。 A. 仙后座 B. 大熊座 C. 猎户座 2. 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 )影子最长。 A. 春分 B. 秋分 C. 冬至 3. 《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有这样的语句“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月球公转 4. 下面哪种方法不能防止食物发霉( )。 A. 常温保存 B. 真空包装 C. 保持干燥 5. 通过分析、比较一年中同一物体正午影长的数据,将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就是在( )。 A. 建立模型 B. 类比推理 C. 得出结论 四、观察实验(每空2分,共30分) (一)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10分) 在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时,探究小组选用同一品牌的三片相同的新鲜面包进行了如下实验。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面包排序 滴水情况 存放环境 出现霉菌情况 第一块 不滴水 冰箱,5℃ 5天后仍无明显变化 第二块 不滴水 室温,25℃左右 第3天出现霉斑 第三块 每天滴10滴水 室温,25℃左右 第2天出现霉斑 1. 分析实验现象:比较第一块面包和第二块面包上霉菌出现情况,可以说明面包的发霉是与_____有关。比较第二块面包和第三块面包上霉菌出现情况,可以说明面包的发霉是与_____有关。 2. 实验结论:面包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3. 发霉的食物洗一洗是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吃的。 (二)探究昼夜交替现象。(10分) 实验过程(如图): 1. 把手电筒的光当作_____,把地球仪当作地球。 2. 打开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发现灯光照射的一面_____,灯光照射不到的一面_____。 3.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一圈,地球仪上的同一位置就会出现明暗变化,这样我们就模拟出_____现象。 4.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_____形成的。 (三)探究四季更替现象。(10分) 1. 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_____。它始终指向_____附近。 2. 邹城市处于夏至日时,此时同一物体正午影子的长度_____(选填“最长、最短或不变”)。 3. 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_____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_____有差别,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六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细胞 2.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3.杆状 球状 螺旋状 4.逆时针 5.自西向东 自转 太阳 二、判断 1.√ 2.√ 3.× 4.√ 5.√ 三、选择 1.C 2.C 3.B 4.A 5.C 四、观察实验 (一)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1.温度 湿度(水) 2.温暖(室温、常温) 潮湿(有水) 3.不可以 (二)探究昼夜交替现象 1.太阳光 2.亮(明) 暗(不亮)3.昼夜交替 4.地球自转 (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