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主题一 探知中国版图与自然环境 2 绘制中国地形、河湖分布图(第一课时)(导学案)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时间:_____ 【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识别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掌握地形类型与主要地形区分布,构建我国地形整体空间分布格局。 综合思维:通过探究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及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地理要素间的内在关联与相互作用。 地理实践力: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标注地形区等,提升学生空间认知与地理绘图、实践操作能力。 人地协调观:理解地形地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重难点】 重点: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划分及特点。主要地形类型与地形区的分布。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理解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和水能的影响。运用地形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 活动一:读P13、14,图1-11、图1-12及文字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完成下题 中国地形 复杂多样 ,五种地形均有分布。 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中西部地区分布着 四大高原 和 四大盆地 。 青藏高原 是最大的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 1/4 ; 塔里木盆地 是最大的盆地。 东部地形以 平原 和 丘陵 为主, 东北平原 是最大的平原, 东南丘陵 是最大的丘陵。 活动二:读P15,图1-13及文字华北平原,完成下题 1.华北平原:中国 第二大平原 ,海拔多在 50 米 以下,由 黄河 、 淮河 、 海河 等挟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 2.内蒙古高原:中国 第二大高原 ,海拔 1 000∽1 200 米 ,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 80.9% ,是重要的牧场。 3.柴达木盆地:中国海拔 最高的盆地 ,分布有 铁矿 、 铜矿 、 锡矿 、 盐矿 等多种矿物,被称为 “聚宝盆” 。 4.东南丘陵:中国东南部的大片低山和丘陵,有 黄山 、 庐山 、 井冈山 、 武夷山 等山脉。 5.喜马拉雅山脉:绵延 2400多千米 ,雪峰林立,冰川广布,世界上 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有 10 座位于这里。 活动三:读P16,图1.14、1.15,及文字中国陆地地势完成下题 1.中国陆地地势可以划分为 “三级阶梯”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人内陆,形成降水,为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2. 青藏高原 是中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 4000 米 以上。 3.第二级阶梯以 高原、盆地 为主,海拔多在 1000∽2 000米 。 4.第三级阶梯以 平原、丘陵 为主,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 。 活动四:读P17,图1.16,及文字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完成下题 中国是一个 多山 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2/3 。丰富的 森林 、 矿产 、 水能 等资源,为山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表崎岖 和 交通不便 增加了山区开发利用的难度。 一般把 山地 、 丘陵 和 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 统称为山区。 【课中探究———和小伙伴一起】 探究一: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带来的利和弊 在连绵起伏的西南崇山峻岭中,坐落着许多被群山环抱的村落。这里林木苍翠,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林中盛产松木、杉木及各类珍稀药材,每逢雨季,野生菌类破土而出,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山体深处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探报告显示存在大量铜、铁矿石及稀有金属矿脉,阳光下裸露的岩层偶尔闪烁着矿石特有的光泽。 发源于高山雪峰和充沛降水的溪流,在陡峭的峡谷间奔涌而下,形成巨大的天然落差。当地政府已在几处关键河段规划了梯级水电站,湍急的水流蕴含着可观的水能资源。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险峻的峰林和清澈的高山湖泊,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背包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