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1504

北京市朝阳区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89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京市,朝阳区,2026届,高三上,三上,学期
    北京市朝阳区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2025.11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10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算力已成为继热力、电力之后的新型生产力,在人工智能、元宇宙、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支撑着数字经济的发展。 算力是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的能力,指通过计算硬件与软件、算法的协同配合,对输入数据进行存储、计算、传输、分析,最终高效输出有价值信息结果的综合能力。作为衡量一定时间内完成信息处理任务规模的综合指标,算力的核心度量标准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的规模与速度,行业内通常以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作为衡量算力大小的关键指标,常用单位包括PFLOPS(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等,数值越大,算力越强。 随着数字经济对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我国算力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据国家数据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占比提升至32%,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算力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了能源消耗问题。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8%,相当于三峡电站全年发电量的2倍左右。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单次训练能耗屡创新高。相关企业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单次训练能耗可达百万千瓦时级别,相当于数十个社区的年度用电量。目前,电力成本是算力中心最主要的运营成本,最高占比超60%,高昂的电费成为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提供商沉重的财务负担。算力需求的无限增长与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之间也形成了矛盾。这不仅推高了数字企业运营成本,更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及我国战略目标相悖。《巴黎协定》设定了全球温控目标,我国也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作为数字经济底座的计算产业,其高能耗、高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与“减排降碳”方向直接冲突。 从技术层面,优化电源使用能效、提升能效水平,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实现“绿色算力”,是解决数字时代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矛盾的必然路径。同时,掌握绿色算力核心技术,也是在未来全球数字竞争中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取材于《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2025年)》) 材料二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新石油”,其指数级增长的能源需求正重塑传统能耗模式。算力需求与能源供给的矛盾,促进世界各国加速变革。发展“绿色算力”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核心路径。 所谓绿色算力,是指在算力生产、供应、消费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技术开发、能源使用、政策优化等手段,以降低全流程能耗与碳排放为目标,最终实现能源利用高效率、碳排放低水平、环境影响最小化的新型算力模式。对我国而言,发展绿色算力的紧迫性尤为突出:当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超30%,传统数据中心单位能耗偏高;清洁能源供给与算力需求在地理空间上存在东西部错配,算力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东部负荷中心,依赖化石能源供电,而西部新能源富集区却面临算力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绿电的消纳。发展绿色算力已不仅是破解环境约束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绿色算力可直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与大量碳排放,有效减轻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为我国乃至全球碳中和进程提供重要支撑。除环境效益外,绿色算力对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同样显著。企业降低电费这一核心成本可直接提升利润空间,相比高能耗数据中心,绿色数据中心更易获得国家层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