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中段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5分) 苏轼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如一场旅行,照亮我们的生活。学校开展以“浸润书香”为主题的校园读书节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山川之美,诗韵传承”】 1.同学们展开了“山川之美,陶冶性情”佳句竞答活动,请你将诗文补充完整。(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满分不超过 10分) “诗中有画”———面对碧树分明,青草如茵,崔颢低吟“晴川历历汉阳树,(1) ”(《黄鹤楼》);伫立东皋村头,秋色浸染,王绩吟诵“(2) ,山山唯落晖”(《野望》);静观水中映月,天边云霞,李白浅唱“(3) ,(4) ”(李白《渡荆门送别》);迎着明丽早春,禽鸟争春,白居易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5) ”(《钱塘湖春行》);远眺蓬草飘飞,归雁入胡,王维描绘“(6)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言为心声”———曹操自比衰老的骏马,抒发进取的豪情“(7) ,(8) ”(《龟虽寿》);吴均沉浸山水,鄙弃功名,含蓄地流露“(9)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刘桢在一问一答中赞松柏之美好品格,明志向之坚贞“(10)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曹植来到贫困的边地,如实记录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借助自然现象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11) ,(12) ”(《梁甫行》)。 【活动二: “启迪心智,寄语青春”】 以下是同学们关于活动的开场白,请你完善任务。(7分) 踏入这古老的藏书阁,书架上的典籍层层叠叠,琳琅满目,满室墨香。那一排排 ,wǎn rú()智者,静静伫立, 着无穷智慧,只等有心人前来 。有人动辄夸自己博古通今,可一旦真正置身这知识的浩瀚海洋前,才会惊觉自己所知不过沧海一粟。 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若一味 chuī xū( ),不愿深耕,门后的万千风景便永不可见;只有怀揣敬畏、踏实钻研,方能饱览知识殿堂那让人 chēng mù jié shé( )的绝美风光。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2.请根据文段中的三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3分) (1) wǎn rú( ) (2) chuī xū( ) (3) chēng mù jié shé( ) 3.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书籍 蕴含 探寻 B.书脊 蕴藏 探寻 C.书籍 蕴藏 探访 D.书脊 蕴含 探访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有人动辄夸自己博古通今,可只有真正置身这知识的浩瀚海洋,才会惊觉自己所知不过沧海一粟。 B.有人动辄夸自己博古通今,可只要真正置身这知识的浩瀚海洋前,就会惊觉自己所知不过沧海-粟。 C.有人动辄夸自己博古通今,可一旦真正置身这知识的浩瀚海洋,才会惊觉自己所知不过沧海一粟。 D.有人动辄夸自己博古通今,可一旦真正置身这知识的浩瀚海洋,就会惊觉自己所知不过沧海一粟。 【活动三:“畅读经典,新闻采编”】 “与斯诺跨越时空的对话”新闻采访模拟会。(8分) 时间地点 1939.6.20延安 采访对象 埃德加·斯诺 采访方式 现场访谈 采访器材 纸、笔、照相机、录音笔等 采访目的 ①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成书过程;②感受长征精神。 采访问题 A.关于作品内容:《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很多红军在长征路上绝处逢生的故事。您能结合某处地点与具体困境,分享他们绝处逢生的秘诀吗 B.关于作品人物: C.关于艺术特色:《红星照耀中国》是报告文学的艺术丰碑,既有“生活的真实”,又为“读者的阅读欣赏留下了足够的艺术创造空间”。我想向您学写故事,请问您创作《红星照耀中国》是怎样做到“用事实说话”的 5.请在B处设计一个有关作品人物的采访问题。(2分) 6.请结合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代替斯诺回答问题A 和问题C。(6分) ①问题A: ②问题C: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