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4464

7《两件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59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两件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7《两件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两件宝》是一首朗朗上口、富有教育意义的儿歌。儿歌排列整齐,韵律和谐,从正反两面说明了手脑并用的重要价值。 儿歌共有5句话。第1句讲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告诉人们手和脑对人的重要性;第2句分别讲双手和大脑的作用;第3、4句从反面说明用手不用脑或用脑不用手的弊端;最后一句从正面揭示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的道理。 课后第2题要求学生说说课文中的两件宝能做什么,为什么要“用手又用脑”,意在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学习寻找明显的信息”,帮助学生提取明显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插图呈现了一位教师指导几名同学做手工的场景,展现了孩子们动手又动脑的日常生活画面。插图色彩温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体会手脑并用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件、有”等10个生字;会写“和、也、又、才”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初步懂得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初步懂得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玩中寻宝,智慧启航 1、“宝贝竞猜”游戏导入 (1)出示金箍棒、芭蕉扇、九齿钉耙的局部图片,猜宝贝。 (2)出示如意、宝莲灯的完整图片,猜宝贝。 2、引出课题:两件宝。 (1)齐读课题。 (2)随文识字“件”。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全文。 2.请同学们借助你们的拼音朋友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多种方式认识生字。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读。 (3)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1.师:词语会读了,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需要写的字。 1.学生观察,师生交流。 ①和:第五笔是点,“口”字要写扁,注意笔画占格位置。 ②也:第一笔横折钩,横向右上稍倾斜,竖弯钩要舒展,字形要端正。 ③又:撇捺书写要舒展,收笔在同一高度。 ④才:注意第三笔是撇,要与“寸”区分。 2.学生写字,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3.展示评价。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字词难不倒大家,谁想接受老师的读课文挑战? 2.学生读课文,师生评价。 3.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同桌讨论,师生一起梳理出文中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课文并学习了字词,请同学们读一读字卡上的词语。 (1)指名读词,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回顾全文。 2.理解文本。 (1)朗读课文。 ①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请同学分别来读一读。 ②指名分句读课文。 ③你知道人的两件宝是什么吗?它们都有什么用处? ④学生结合课文回答。 3.自由表达。 ①我们的双手用处可大了,请同学们说一说,双手都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 ②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用双手做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老师用手(),医生( ),警察用手( )。 ③大脑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 4.拓展思考。 ①这两件宝用处都这么大,如果我们做事只用它们中的一个,可不可以呢?为什么? ②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用动作演示。 三、感悟“创造” 1.通过同学们的表达和演示我们知道了,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事情也是做不了。那同学们,我们的手和脑该怎样使用才好呢?课文中已经给出我们答案了。 2.学生读课文: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3.讲“创造”小故事,体会手脑并用的好处。 4.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四、指导背诵 1.让我们用这篇课文,时刻提醒自己,要动手又动脑,做一个聪明好学、乐于创造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篇课文吧。 2.指导背诵。 【教学反思】 上课之初通过宝贝竞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次进行朗读,通过朗读领悟课文内容,充分发挥读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