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5650

2.2 声音的特性 题型专练 (原卷版+ 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24940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八年级,2024,科版,物理,初中
    2.2 声音的特性 【题型1】响度的理解 1 【题型2】响度与振幅、距离发声体的关系 3 【题型3】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 5 【题型4】音调的理解 8 【题型5】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9 【题型6】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11 【题型7】乐器与音调问题 14 【题型8】音色的理解 16 【题型9】响度、音调和音色的综合 17 【题型10】根据波形图判断声音的特性 19 【题型1】响度的理解 【典型例题】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宣传画,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举一反三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C.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举一反三2】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 A.响度很大 B.传播速度大 C.频率很高 D.振动时间长 【举一反三3】下列成语中,不是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  ) A.震耳欲聋 B.响彻云霄 C.如雷贯耳 D.声如洪钟 【举一反三4】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某中学举办“颂歌献给党”的歌唱比赛,同学们满怀深情的歌声响彻整个校园。其中“响”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频率高 【举一反三5】远处传来阵阵锣鼓声,寻声而去,锣鼓声的   不变,但   增大。 【举一反三6】如图所示是电影《满江红》中演员雷佳音饰演的假秦桧激情吟诵时的情景。吟诵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通过   传到现场将士的耳朵。全军将士亲历复诵,增大了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表达了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遗愿。 【举一反三7】远处传来阵阵锣鼓声,寻声而去,锣鼓声的   不变,但   增大。 【举一反三8】2022年11月14日,育才中学的师生一同共聚云端进行“线上”升旗仪式,如图所示。同学们齐唱国歌时,庄重的歌声是由于声带 产生的;老师们听到同学们线上发言声音嘹亮,这是指声音的 大。 【题型2】响度与振幅、距离发声体的关系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它,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声音的响度太小 B.钢尺振幅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 C.钢尺发出的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会使发声的音调发生改变 【举一反三1】如图,扬声器声音越大,扬声器纸盆上泡沫塑料小球跳动得越高,说明(  ) A.音调与频率有关 B.响度与振幅有关 C.音调与振幅有关 D.响度与频率有关 【举一反三2】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向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倒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图所示。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琴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小芳的耳朵 B.“水瓶琴”的“琴声”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 D.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小,响度越大 【举一反三3】小艺用古筝弹奏乐曲《茉莉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B.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D.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举一反三4】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