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6293

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1790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图片,试题,语文,质量检测,广州市
  • cover
2025学年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落实要求: 1,细致审题。(留下审题痕迹,图划关健词句,注意提问) 2,规范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主观题请分点作答;卷面整洁) 3.合理分配时问,保证完卷。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聚焦现实题材、发力主题创作以及书写“中国式童年”,是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的热点话题。 作家们敏锐地寻找到孩子精神成长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宇宙万物之间的关联点,把过去很少涉猎的 题材大范围地进行文学转化,蓄积了更多滋养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这些题材从时代楷模、革命历史到 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乎无所不包。它们把深情的目光特别地投向那些有名和 无名的英雄。新中国成立以来闪亮的先锋人物(“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抗日战争中普通中回 人的家国情怀(史雷《将军胡同》)、青藏高原风雪弥漫中的边防战士(曾有情《金珠玛米小扎西》)、大兴 安岭深处邪温克族农民的别鹿营地(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驯鹿六季》)、海南岛热带雨林里人与动物的传 奇(邓西《秘境回声》)…这些生动的作品,为孩子们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 儿童文学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小儿科”转向时代的重人题材和厚重主题,这种转变有着深层次的原 因和逻辑。从儿童文学的成长轨迹来看,21世纪之初,题材主要集中干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尚不足以涵 盖不同地浅孩了们多姿多特的生活经验,难以满足和支撑起千千万万小读者多元的阅读期待:①一 新时代赋予儿童文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理想 信念上,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弘扬上,都需要从丰厚、生动、鲜活的题材中激发文学的感召 力,使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教育功能:②一,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已经达至被世界读者看到并 认可的水准,儿童文学进一步“走出去”,实现更有效的国际传播,也急需更多具有中国风格、中国风范 的童年好故事。 另外,正因为从熟悉的生活入.手更容易写出好作品,新时代儿童文学出版更注重③。在约请 专业儿童文学作家通过米风完成创作之外,-出卷网-也在子找对生活有亲身经历的文学名家,“跨界写作” 因而成为热潮。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对自身童年往事的回望,有着清晰可辨的自传体性质。 (摘编自李东华《新时代儿童文学一一扎根现实跳望未来》) 材料二 这些年来,散文创作出现了不少伪“厚重”的作品。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篇幅长,家絮叨叨,字数几乎 没有上限。有些作者为了追求“大散文”的效果,把几个甚至十几个关系不大的短篇小品合在一起,给每 个短篇冠以小标题,如法炮制而成的长文“形散神也散”,给读者留下了不好的阅读体验。 与夫控的篇幅朝伴的米不及物的高谈阔论。在“文化散文”热潮中,搭车赠饭、东施效颦者不在少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