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7028

广东省东莞市南汕尾市城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211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东莞市,南汕尾,城区,2025-2026,学年
  • cover
2025-202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汕尾市城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9分。 1.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醋瓶:我拌碎了 B. 煤气:我燃烧了 C. 菜刀:我生锈了 D. 蔬菜:我腐烂了 2.2025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积极植树造林 B. 践行节约用水 C. 坚持绿色出行 D. 随意丢弃垃圾 3.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液体试剂 B. 量筒读数 C. 加热固体 D. 检查气密性 4.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 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D 用酒精对图书馆的桌椅消毒 酒精可以燃烧 A. A B. B C. C D. D 5.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  ) A. 闵恩泽 B. 徐寿 C. 张青莲 D. 屠呦呦 6.如图所示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的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木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并对氨气的制取产生兴趣。请完成各小题。 7.下列图标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 A. B. C. D. 8.关于“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酚酞溶液遇蒸馏水变红 B.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 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红 D.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9.中科院团队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可合成氨气(NH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 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形成氨气 C. 反应前后构成原子种类不变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10.MnO2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磁性材料。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0 B. +2 C. +3 D. +4 1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表示正确的是(  ) A.物质分类模型 B.原子的构成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 D.自来水净化模型 A. A B. B C. C D. D 12.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镓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 镓原子共有5个电子层 C. 图中X的数值是8 D.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13.《天工开物》记载:“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蓝淀”用于染布,色泽浓郁且洗涤不易掉色,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16H10N2O2。下列关于C16H10N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易溶于水 B. 分子中含氧分子(O2) C. 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 D. 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5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项目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区别水和双氧水 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 区别氧气和空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C 实验室区别蒸馏水和食盐水 用嘴来品尝味道 D 区别两瓶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 用正确的方法闻气体的气味 A. A B. B C. C D. D 15.下列图象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 A. ①中表示:KMnO4制取氧气时,MnO2随着反应进行质量发生的变化 B. ②中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溶液,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 ③中表示:KMnO4制取氧气时,试管中剩余的固体随着反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