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37867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677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湖北省
,
学期
,
答案
,
试卷
,
语文
,
月月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战胜了侵略者,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个伟大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精神层面而言,中华民族经过抗战血与火的洗礼,犹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民族共同体认识深入人心,爱国主义空前高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华民族经由抗战而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不仅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也一直激励着后人勇毅前行。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近代中国积弱积贫,物质基础薄弱。以钢为例,20世纪30年代,中国钢的年产量大约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一,军队装备远不及日本军队。物质基础薄弱,也导致国人精神世界受到侵蚀,“一盘散沙”似乎成了当时中国人的代名词。 但是,中国有着数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历史。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致中国于“亡国灭种”的危机,强烈地激发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并焕发出无敌的力量。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被全面激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并且以精神力的强健与发扬,在相当程度上弥补着物质力的短缺与不足。 中国共产党人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杰出代表。抗战时期牺牲的共产党人千千万万,他们无不体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赵一曼,这位貌似柔弱的女子,有着“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的抗日情怀。她在被日军关押期间,成功地以爱国心民族情打动看守和护士,于是他们帮她逃出了关押地,虽最终未能成功,但使日本人也不得不感叹共产党人的意志感染力和普通中国人内在的爱国情怀。借用毛泽东形容抗美援朝之语,抗战时期的中国,是“钢少气多”,但就是这样的“气”,也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国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抵抗,不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且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伟大抗战精神包含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近代以来,列强压迫激发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感。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让中华民族精神“像一道现代的新万里长城似的矗立了起来”。个个争先,义无反顾,团结在抗战的旗帜下,“恨不抗日死”,这是令侵略者胆寒的精神力量。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民族气节看似无形,实则有形。在抵抗侵略、生死存亡的刹那间,唯有爱国的情感,可以驱动个人舍生取义。戴安澜将军率队远征缅甸,多次重创日军,后身负重伤,他在遗书中表示: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冀中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被日军逮捕逼其劝降,她绝食殉国。马本斋得知后写下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强敌,中国人不畏强暴。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他写下誓词:“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左权将军身负重任,舍弃个人生活换得千千万万中国人独立自由的生活,最后在太行山壮烈牺牲。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战争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对抗。面对困难,坚定抵抗者则永不退缩、心怀必胜信念。毛泽东总结道:“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杨靖宇将军在射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3)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11-13)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11-13)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湖北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