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自主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长:90分钟 版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整体评价 评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7分) 一、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第1~6题。(17分) 鲁迅笔下的少年 《少年闰土》 “我”认识闰土时不过十多岁,那时 jiā jǐng( )正好,闰土来家里管 jì qì( )。从闰土口中,“我”知道了他 ① 、② 、 ③ 和看跳鱼儿的 jīng lì( )。 身为作家的鲁迅 《好的故事》 在蒙胧中,鲁迅看见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乌桕、伽蓝、蓑笠……都倒影在chéng bì( )的小河中,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 dàng yàng( )。 作为伯父的鲁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伯父鲁迅先生去世后,许多人都来追悼他,他是一个 ④ 的人。 名家眼中的鲁迅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他为群众 ⑤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补充表格,根据拼音在表格的相应位置写出正确的词语。(5分) 2.小本为表格中的加点字注了音,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伽蓝(jiā) B.蓑笠(suō) C.萍藻(zǎo) D.追悼(dào) 3.“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里“抬举”的意思是 。(1分) 4.走近鲁迅。想一想表格内的横线处应填什么内容,在下面填一填。(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4分) (1)《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闰土的形象。( ) (2)《好的故事》记录了一个美丽的梦境,表达了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孩子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真切之感。( ) (4)《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通篇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 二、选择题。(8分)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2分) A.每当老师检查背诵时,小本总是张冠李戴,记错课文内容。 B.这道题我想了很久也没有解题思路,直到听了老师的讲解才恍然大悟。 C.爷爷教育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 D.爱挑食的妹妹长得很瘦小,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7.“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这是对哪位书法家的楷书特点的评价 ( )(2分)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王羲之 8.下列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抓住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B.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可以把握写事文章的主要内容。 C.文章题目一般比较简短,只通过文章题目,我们很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D.了解文章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再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也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9.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的树冠之间。 ①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②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③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④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烟 A.② ④ B.③ ① C.③ ④ D.② ① 三、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2分) 10.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 ,向一匹猹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4分) 11.看到消防员和家人团聚落泪的画面,我不禁想到了鲁迅先生在《答客诮》中所写的“ ,怜子如何不丈夫”。(1分) 12.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分) 1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 ,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3分) 14.文字能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请你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写在横线上,并展开想象写一段话。(3分) 温暖的阳光 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