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9297

3.1.1 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2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567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1.1,函数,概念,教学设计
  • cover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函数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连续不断的过程,许多数学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函数的概念。函数在高中数学体系中无处不在,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数列等,故函数也被广泛的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函数的概念中,也体现出数学的统一美和简洁美,了解函数的由来,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家坚持探究的精神,培养其数学情感。 1.教材分析 函数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贯穿在高中数学学习始终,并对其它相关理科学科有指导意义。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本节课在初中函数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以及函数的表示方法,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加强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训练,提升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学生对函数已有一定认知基础。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了集合的概念、表示、关系及运算,本节课正是基于学生这些已有认识的基础之上展开教学的。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但是,集合与对应关系语言下的函数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抽象出函数定义及其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等概念。 3.教学目标 (1)通过给出的具体情境,能归纳出函数三要素及函数概念。 (2)能求出函数的其定义域、值域与对应关系。 (3)能理解对应关系的含义,体会“对应”观点下函数思想的本质。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函数概念、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难点:对抽象符号的理解。 5.教学过程 问题1:某“复兴号”高速列车加速到后保持匀速运行半小时。 (1)这段时间内,列车行进的路程(单位:)与运行时间(单位:)的关系如何表示?这是一个函数吗? (2)你认为应该如何刻画这个函数? 师生活动: 1、教师展示题干,学生用初中函数的定义来表述第一问。 2、教师要求学生写出自变量的集合以及和函数值的集合,思考如何表述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 问题1以列车运行为实际背景,体现了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联系。题目设置让学生复习初中所学的函数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变化范围,尝试用集合的语言来表述函数概念. 问题2:下图5-1是北京市2016年11月23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变化图: 图5-1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 (1)你能根据该图确定这一天内12:00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值吗?是否可以确定这一天内任一时刻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值? (2)你认为这里的是的函数吗?如果是,尝试刻画这个函数。 师生活动: 教师呈现问题2,给学生适当时间阅读思考。 第(1)问中设置让学生体会用图像也可以实现对应关系,对于第(2)问,许多同学对于函数的理解停留在初中的解析式阶段,所以意识不到是函数,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写出t和I变化范围的集合,讲述两个集合间的对应关系,得出是的函数。 【设计意图】 问题2体现了数学学科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的作用。学生对于用图像表示的函数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先使学生接受这种表达方式,然后强调函数概念中的对应关系的本质,使得学生理解是的函数。 问题3: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r(r=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质量越高,下表5-1是我国某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该省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表5-1 某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表 年份y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5恩格尔系数r(%) 36.7 36.8 38.1 35.7 35.2 33.5 33.8 29.9 29.4 28.6 (1)根据表5-1,你认为恩格尔系数是年份的函数吗? (2)如果是函数,你能按照上述例子的方式来刻画这个函数吗? 师生活动: 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