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宿建德江 第3课 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作者介绍 自学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古诗,联系上下文及书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对每句诗的理解。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时间:4分钟。 宿 (宿舍) 例:妈妈昨天工作到很晚,只好在公司宿( )舍住了一宿( )。 sù (一宿) sù xiǔ xiǔ 书写指导:左边是彳不是亻,右上边十字的竖稍向左拉,四字要扁,下边一横不能丢。 结构:左右 组词:美德 品德 造句:同学们都要争做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音序:D 部首:彳 德 dé 我会写 建德江 宿建德江 建德江 题解: 住,过夜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字词理解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客:指诗人孟浩然。 日暮:黄昏时分。 旷:空旷。 秋江暮色 停宿在建德江边。 江清:江水清澈。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诗歌鉴赏- 诗的第一句描写春季的夜晚水汽蒸腾,小舟被水雾笼罩,渲染出有些伤感的情绪。 第二句描写天色将晚,在一片缥缈之中,诗人没有掩盖自己的情绪,直白地告诉读者他此刻忧愁的心情。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这段文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将小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边,触景生情,涌起无限愁绪的情景。通过简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移舟泊烟渚”描绘了诗人将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寂静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而“日暮客愁新”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傍晚时分,旅居在外,诗人不由得涌起无限愁绪。这里的“日暮”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惆怅;而“客愁新”则表达了诗人新添的愁绪,暗示着诗人思乡之情的加深。 整体语调应舒缓、悠远,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例如,“移舟泊烟渚”可以读得稍微缓慢一些,体现出诗人停船靠岸的悠闲和内心的孤寂;而“日暮客愁新”可以读得稍微低沉一些,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愁绪。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前半句“移舟泊烟渚”可以稍微慢一些,突出诗人停船靠岸的过程;后半句“日暮客愁新”可以稍微快一些,突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朗读指导 明诗意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空阔远大 原野 这段文字描绘了诗人夜泊建德江时所见的苍茫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通过描写旷野、天空、树木、清江和明月等景物,诗人营造出一种辽阔、寂静的氛围,烘托出自己漂泊在外、孤寂无依的处境和心境。 远景 近景 主题思想 《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宿建德江 远离家乡 远景 近景 仕途失意 愁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