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 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 (保护环境) 语文要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 18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听字音,听节奏与停顿,听情感与基调 听读古诗 qū 多音字 曲 qū qǔ 弯曲 歌曲 簸 bǒ bò 颠簸 簸箕 (用作动词时) (用作名词时) 为初读古诗,扫清识字障碍 涯和崖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氵”,一个是“山”, 一个与“水”有关,一个与“山”有关 崖 ①高山或高地陡立的侧面,如:悬崖、山崖; ②泛指事物的边际,如:云崖。 涯 ①水边:岸,如:涯岸; ②边际:极限,如:天涯海角、生涯、无涯; (无涯) (生涯) (天涯海角) 课本87页生字 把握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情感基调。 初读古诗 qū 读一读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语速放缓,语调沉稳有力,读出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 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诗人欲直上九霄的豪迈气概。第四句再转向平缓悠长,读出其中的憧憬之感。 qū 把握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情感基调。 初读古诗 qū 满分为五星好评 节奏 字音 情感基调 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 2、知作者 3、明诗意 4、悟诗情 5、背古诗 解诗题 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共九首,本课所学的是其中第一首。 浪淘沙(其一) 浪淘沙:波浪淘洗黄沙 “浪淘沙”本来是民间在黄河边歌咏淘金人劳动情景的民歌,后变为士大 夫咏怀托志的心声。再后来,“浪淘沙”成为唐代曲名。(注释1) 解诗题 知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代 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 头城》等。 明诗意 (重点部分)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介绍:黄河,中国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描写了黄河弯多、河长、沙多、波涛汹涌的特点。 明诗意 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黄河的磅礴气势 夸张 课后练习2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簸”字,写出了黄河水波涛汹涌的样子。 我从前两句诗运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通过“九曲、万里沙、浪淘风簸”词语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自天涯”点明黄河源头之远,像从天边奔腾而来。 拟人 明诗意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自天边奔腾而来。 (重点部分) 明诗意 (重点部分)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大、浪高 品味: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并通过借用典故的方法表现了黄河的壮观神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想象、美好 明诗意 (重点部分) 译文:如今好像要直通天上的银河,带上我一同到牵牛织女家里做客吧。 直上 悟诗情 (难点) 诗人为什么会想到去牵牛织女家做客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而被贬为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虽回京,不久又被贬连州刺史,历任夔州、和州刺史,被贬生活长达二十余年。 本诗大概作于821—824年间,正是刘禹锡被贬时期。 表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以及诗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诗人刘禹锡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想到去牵牛织女家做客的原因 直上 悟诗情 黄河壮观 想象奇特 浪淘沙 (其一) 实--写景 (1,2句) 结构梳理 虚--想象 (3,4句) 气势宏伟 豪迈气概 【课堂小结】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小伙伴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