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八单元 时光如川浪淘沙, 青史留名多俊杰。 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看 图 讲 事 故 曹 冲 称 象 司 马 光 砸 缸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四岁让梨的孔融,七岁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 rónɡ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 rónɡ ①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注释 ①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共三十六篇,《雅量》是其中一篇。 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王戎不去摘道路旁树上的李子。 摘 道路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 rónɡ 李子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rónɡ zhū jìnɡ 听课文朗读,注意停顿。 zhū jìnɡ 诸 竞 我会认 rónɡ 戎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兵戎 诸位 竞争 wéi 唯 唯独 rónɡ 戎 戎字由用于进攻的“戈”和用于防御的“甲”构成,本义是兵器的总称,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兵士、军人,又引申指与军事有关的事情。 戎 rónɡ (兵戎)(戎马)(戎装) 比一比 戎 戒 rónɡ jìe (兵戎)(戎马) (戒烟) (猪八戒) 比一比 竞 竟 jìnɡ (竞争)(竞赛) (竟然) (毕竟) 戎 诸 竞 唯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读课文,读准节奏。 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结合插图。 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尝]曾经。 注释 ② ②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诸]众多。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游玩。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折枝]压弯了枝条。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争着跑过去。走:跑。 注释 ③ ③ [唯]只有。 ④ ④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写出了其他孩子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面 写出了王戎的冷静 对 比 人问之 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呀? 如果你看到其他孩子都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你会问王戎什么呢? 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呀?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生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必”是“一定”的意思,表现出王戎的自信。 说一说: 王戎是怎么知道的路边的李子是苦的呢?是随便猜猜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因为李树长在道旁,如果李子又甜又好吃,人们早就摘下来吃光了。而现在满树都是果子,就说明树上的李子不好吃,是苦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生长在路边却还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