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2473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1-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5441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政治,起来,高中,必修,统编,-2025-2026
  • cover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新中国成立75年发展视频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巨变。从基本生存的解决到小康富裕到新时代更幸福,层层深入。本节课内容和必修一有重合部分,所以这节课不用讲太复杂,区分好三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标志:站起来(新中国成立);富起来(改革开放);强起来(新时代),主要强调党如何带领我们发展的。本节课的考点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内涵/意义/党的作用。 总议题: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巨变 议题一:电力“时光机”回看中国如何站起来?通过新中国成立电力事业发展满足人民基本生活案例来学习第一目。 议题二:关键一招:中国何以富起来?通过改革开放的视频来学习第二目。 议题三:新征程:强起来的新时代?通过新时代发展视频学习第三目。 【课标要求】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科学精神: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由此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的结论。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做有时代担当的青年,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点】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二页】同学们,新中国成立75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播放视频,看完后引导学生回答看到了哪些变化)成就的取得并不容易,历史不是爽文。 【第三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回看发展之路,探究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巨变。 【第四页】首先进入第一个议题。议题一:电力“时光机”回看中国如何站起来 【第五页】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一起来看如何解决人民基本用电需要。 议学情境:【电气发展视频】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力供应很难跟上经济恢复发展的需求,全国范围内的电力短缺成为常态。建设火电厂,投运水电站,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努力,到了1978年,我国的发电量增长到2566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近60倍。电力在大中城市中实现了普及。中国城市家庭步入了使用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的“四大件”时代。 议学问题: 1.这段时期新中国正处于什么阶段? 答案:1949—1956: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956—1978: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电力自由? 答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一化三改总路线,发展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师:从人民基本生活得到解决来看党如何带领人民站起来。 知识点: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949-1952年,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国民经济 (2)1953-1956年: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一化三改” ②民主政治建设新成就: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标志(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1956-1978) (1)主题: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