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青春无艾,你我担当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班会 A I D S ———·珍爱生命,让“艾”远离·——— CONTENTS 目录 艾滋病的简介 1 艾滋病病原理 3 感染艾滋病的症状 5 预防“艾滋”从我做起 7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 青少年为何成为高发人群? 4 如何预防艾滋病 6 A I D S 艾滋病的简介 PART 01 A I D S ———·珍爱生命,让“艾”远离·——— 艾滋病的简介 艾滋病病毒是在1983年美国首次成功分离出的。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HIV简述 ①血液传播 ②性传播 ③母婴传播 HIV传染途径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初期可能会出现发热、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之后会进入无症状期,最终进展为艾滋病期。 HIV病症 艾滋病的简介 艾滋病病毒是在1983年美国首次成功分离出的。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的发现 艾滋病病毒(HIV) Human……人类 Immune deficiency… 免疫力缺乏 Virus…… 病毒 艾滋病学名:(AIDS) Acquired…… 获得 Immune…… 免疫力的 Deficiency…… 缺陷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PART 02 A I D S ———·珍爱生命,让“艾”远离·———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三大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值得注意的是,眼泪、汗液或唾液中的艾滋病毒含量极低,且在脱离人体环境后几乎无法存活。因此,日常接触如拥抱、握手、亲吻,以及共用餐具、马桶等,均不会构成传染风险。 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间的性行为,如果不采取安全措施(如使用安全套),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在进行性行为时,务必采取防护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一 艾滋病病毒是在1983年美国首次成功分离出的。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二、血液传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她有可能在怀孕、分娩过程或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染给婴儿。然而,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抗病毒治疗、避免母乳喂养等),可以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三、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原理 PART 03 A I D S ———·珍爱生命,让“艾”远离·——— 艾滋病病原理 1.HIV感染黏膜 2.破坏CD4+T淋巴细胞 3.粘附到树突状细胞上 4.进入淋巴组织 5.复制-感染建立 6.病毒血症-HIV通过循环传播7.免疫反应-部分抑制血清转化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 8.临床潜伏期 无症状/轻微感染病毒 持续复制 CD4+T细胞明显减少 9.CD4+T细胞耗竭 免疫抑制 青少年为何成为高发人群? PART 04 A I D S ———·珍爱生命,让“艾”远离·——— 青少年性冲动强烈,但心智尚未成熟,对于性知识了解有限,缺少对艾滋病及其风险的认知与防范,加之社会性观念开放,一些涉黄网络媒体进行了不良传播,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产生了严重误导。 青少年为何成为高发人群? 感染艾滋病的症状 PART 05 A I D S ———·珍爱生命,让“艾”远离·——— 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会立即发病,潜伏期长达数年,外表可能和正常人一样,即使发病后,其症状也没有特异性。仅从一个人的外表不能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艾滋病感染全过程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感染艾滋病的症状 包括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慢性腹泻、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体重下降以及出现口腔念珠菌病、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口腔毛状黏膜白斑等临床症状。 感染艾滋病的症状 常见症状 部分病人还可以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皮肤、黏膜感染、肺结核、呼吸困难、便血、肝脾肿大等各种机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