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3382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人教版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1593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测试题,开发,利用,合理,九年级
  • cover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人教版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实现含氧量(体积比)超过90%的“富氧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氧空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因此可以用作助燃剂 B.“富氧空气”可以完全替代普通空气用于所有场合 C.“富氧空气”因纯度不够不能代替用于医疗急救 D.“富氧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2.人类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供给呼吸的是氧气 B.稀有气体可用做霓虹灯 C.空气污染物中除PM2.5外,还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D.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工厂锅炉用煤加热时,会将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D.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姿势迅速逃离 4.人类照明利用的能源和使用的材料变迁情况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火把到LED灯的发展,体现了化学在能源利用与材料开发领域的作用 B.用白炽灯和LED灯照明相对于使用火把和煤油灯更方便清洁 C.白炽灯中填充N2可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延长使用寿命 D.LED灯的发光元件为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其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5.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证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6.我国西汉彩绘雁鱼青铜灯及其示意图如图所示。灯是带导烟管的灯,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可减少室内烟负,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灯罩可使灯火熄灭,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B.雁体的水可吸收燃烧产生的烟气和一氧化碳,减轻空气污染 C.雁体的水吸热可减少燃料的挥发损失 D.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旋转灯罩调小进风口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故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氢气之前要验纯,则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D.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4g 氢气和4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8g水 8.如图所示向装置甲中通入空气,将甲中的热水压入乙中,直至甲中白磷露出水面,甲、乙中的白磷均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空气接触 B.乙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C.两处的白磷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D.该实验说明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 9.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物CO、CO2和H2O,若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生成CO和CO2的混合气体总质量为100g,其中该混合气体碳元素占36%,则同时生成的H2O质量为 A.36 g B.48 g C.54 g D.108g 10.绘制碳循环简图(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转化为CO2 C.海水吸收CO2生成稳定的碳酸 D.大气层的CO2能产生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 11.火折子被称为古代的“打火机”,燃芯由S、KNO3、薯藤和棉花等制成,结构如图。 (1)原料:火折子中燃芯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KNO3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原子团的名称是 。 (2)反应:火折子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X的化学式是 。 (3)使用:需要火源时,拔开火折子的竹帽,一吹燃芯上的火星即复燃,其原因是 ;旋转竹帽使竹筒和竹帽上小孔的位置错开,形成密封,燃芯上的火星就会熄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