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 7、6加几》教学设计 课题 7、6加几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延续,教材以“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的实际问题引入,搭配直观图示辅助理解。借助“试一试”巩固算法,“议一议”拓展思维,课堂活动以“对口令”“猜算式卡片”等趣味形式,强化知识运用与技能提升,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能理解7加几、6加几的算理,熟练掌握凑十法计算,准确口算相关算式,能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简单加法问题。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9加几、8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继续探索7,6,5加几的计算方法。有了9加几和8 加几的学习基础,本节内容安排了更为丰富的学习形式,以保证必要的计算技能的形成与提高。教材通过水果筐数求和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凑十法等策略解决问题,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加减法运算筑牢根基。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观察情境、操作学具、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及合作学习能力,体会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索中培养克服困难意志,体验成功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 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7加几、6加几的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 能根据算式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算法,提高计算准确性与速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计算的方法,还学习了用凑十法来计算9、8加几的算式。大家还记得怎么用凑十法计算吗?课件出示:1.圈一圈,算一算。 2.放鞭炮。师:对于上面的算式,小朋友们都能想到先把9和8凑成10,用“凑十法”进行口算。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果园!课件出示:师:瞧,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啦,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呢。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帮助学生回顾凑十法的算理和操作过程,激活已有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 7加几、6加几等新知识做好铺垫。以有趣且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讲授新课 任务一:探究7加几的计算方法师:再看看这幅图,这里有一位爷爷和一个小朋友,他们也在果园里忙碌着。仔细观察一下,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呀?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一下,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呀?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师:太棒了!那要知道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我们该怎么列式呢?师:对啦,那7+5到底等于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新知识———7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7加几师:我们之前学过凑十法,那7 + 5能不能用凑十法来计算呢?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然后提问:哪位小老师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师:你说得太清楚啦!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3和2?师:原来是这样,那么除了这种把5拆分的方法,还有其他的凑十思路吗?师:你真会思考!这也是一种很棒的凑十方法。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哪种更方便呢?师:是的,一般我们习惯“看大数,拆小数” 来凑十,这样计算更快捷。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农民伯伯摘了7筐苹果、5筐梨。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学生:7+5。学生交流讨论。学生:7是大数,把5拆成了3和2,7和3凑成10,10+2=12。所以7+5=12。学生:因为7再加上3就能凑成10,10加几就好算了。学生:还可以把小数5凑成10。把7拆成了2和5,5和5凑成了10,10+2=所以7+5=12。学生独自比一比,然后自由说说:第一种,看大数7,拆小数5。 通过展示果园情境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