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8加几》教学设计 课题 8加几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一共有多少人”等情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8加几的算理,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借助摆一摆、填一填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化对算理的理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材以生动的情境图(如小朋友集合场景)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兴趣。通过“8+5能用凑成10的方法计算吗” 等问题引导思考,配合小棒图示辅助理解凑十过程,再以“试一试”巩固算法,“议一议”拓展思维,课堂活动则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强化知识掌握。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能够理解8加几的算理,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准确计算8加几的算式。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与8加几相关的数学问题。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知识属于20以内进位加法,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及数的组成基础上展开教学的。8加几的计算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重要组成,为后续学习7、6加几等内容奠定基础,构建起完整的20以内进位加法知识体系。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观察情境图、动手操作小棒等活动,经历8加几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方法,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和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能灵活运用凑十法解决不同形式的8加几的计算问题,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把能凑成10的两个数连起来。师:看来大家对数字10掌握得很棒!那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凑十法吗?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师:为了更好的应用凑十法,读一读下面的儿歌。课件出示: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师:今天我们要继续用凑十法来解决新的问题。你瞧!下课了,小朋友们正在玩游戏,这时又来了几个小朋友,大家玩得真开心!课件出示: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齐读儿歌。 唤起学生对之前所学凑十法知识的记忆,激活已有知识经验,自然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再次感受凑十法的操作过程,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为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任务一: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师:数一数左边这一群有几个小朋友?师:右边呢?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师:大家想想,要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该怎么列式?师:非常棒!那8+5等于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8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8加几师:我们之前学过凑十法来计算加法,那8+5能用凑成10的方法计算吗?下面自己选择学具操作,看还能不能用凑成10的方法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探究情况,然后提问: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师:你思路真清晰!那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2和3?师:把5拆成1和4可以吗?师:看来在拆数时还不能随意地拆,要看着8 去拆。我们把这种拆数的方法叫作“看大数,拆小数”,大家看。课件出示:师借助小棒图辅助讲解:这里8根小棒,要凑成10根,就需要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也就是8+2=10,那5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3根。课件出示:师:10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是13根。所以8+5=13。如果老师把想的过程写成下面的形式,你能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师:大家再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还有其他算法吗?师:真不错,这是用数数的方法。还有不同想法吗?师:这是“拆大数,凑小数”,8+5还可以怎么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