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6315

【教学评一体化】第五单元 探文明印记 寻说明之法【大单元教学课件】新修订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系列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404636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备课,名师,上册,八年级,语文
  • cover
(课件网) 探文明印记 寻说明之法 ———新修订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学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信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感受说明性文章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 2.把握说明性文章的文体特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3.梳理课文的思路与结构,体会说明性文章语言的准确、周密,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核心任务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学校文学社发起了“发现身边的建筑”主题活动,围绕活动主题,同学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开启探寻之旅,去寻找身边与区域历史文化以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从中选择你认为最有特色的一座,尽可能通过资料搜集、实地探访等形式了解建筑的外形特点、历史意义以及独特价值,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向同学介绍,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身边的建筑》宣传册,优秀作品将登在校刊上。。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 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结合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3.浏览单元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学习任务: 任务一:明确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任务二:浏览课文,了解内容 任务三:阅读导语,规划学习 任务一 明确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自学: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并查阅资料,自行整理。 互学: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完善,准备展学。 展学: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者质疑。 任务一 明确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的三个特点: (1)科学性,说明文以传授科学知识为目的。 (2)条理性,说明文的结构严谨而有序。 (3)准确性,说明文的语言严密准确、通俗易懂。 任务一 明确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说明文的三要素: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包含: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任务二 浏览课文,了解内容 自学:浏览单元课文,了解大体内容,对于喜欢的部分,可以朗读、摘抄和批注。 互学:小组内相互展示交流。 任务三 阅读导语,规划学习 通过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安排。根据学习任务单,作好学习规划。 课后延学 熟读课文《中国石拱桥》。 第二、三课时 《中国石拱桥》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了解各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 2.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3.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这是哪种类型的桥梁吗 它令你印象深刻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任务一 整体感知 限时4分钟默读全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请在文章中圈画出来。 (2)第3自然段内容是否和第1、2自然段的内容重复 (3)文章重点介绍了哪两座桥梁 还介绍了其他哪些桥梁 (4)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任务一 整体感知 (1)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在第1、2自然段可以找到石拱桥的共同特点: ①出现得比较早(历史悠久); ②桥洞成弧形,形式优美; ③结构坚固。 任务一 整体感知 (2)第3自然段内容是否和第1、2自然段的内容重复 第1、2自然段说的是石拱桥的特点,第3自然段说的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所以不重复。 任务一 整体感知 (3)文章重点介绍了哪两座桥梁 还介绍了其他哪些桥梁 文章着重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还介绍了旅人桥、江东桥、长虹大桥、双曲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