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文言文阅读回顾练习卷-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两则) 【乙】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①,便唱②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③,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④犹去不止。少选,风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⑤而回。于是审之,其量足以镇⑥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 【注释】①遽:惊慌。②唱:提议。③王:同“旺”。④说:同“悦”,愉快。⑤承响:应声。⑥镇:镇抚。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俄而雪骤 参考成语法:暴风骤雨 A 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查阅词典法:①时间;②时机;③现在;④时常、常常。 B (填序号) 犹去不止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C 诸人皆喧动不坐 借助文言积累 D (2)请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 (4)甲乙两文都写到谢太傅,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 是以啼耳。” 宣洁行廉约。韩豫章②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③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有改动) 【注】①范宣:字子宣,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②韩豫章:韩伯,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领军将军。③裈(kūn):裤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误伤指,大啼 啼:啼哭 B.宣洁行廉约 约:节约、节俭 C.韩豫章遗绢百匹 遗:赠送 D.人宁可使妇无裈邪 宁:安宁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2)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 4.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德行》,范宣的“德行”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谋划 B.传不习乎 传:传说 C.去后乃至 去:离开 D.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堪其忧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