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6872

3.1《百合花》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1845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一,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百合花 茹志鹃 ———关于战争的“另类”记忆 写作背景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经常让她想起战时的生活与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茅盾对这篇小说给予高度赞扬,认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肯定了《百合花》在艺术探索上具有突破性意义。 【关于小说】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一、走进文本 梳理小说的结构及主要情节。 1.文章是以什么顺序展开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全文以时间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2.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记叙了几件事? 人物:“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事件: (1)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2)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3)通讯员救人牺牲 (4)新媳妇执意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 走进文本 理情节、梳脉络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1-23)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24-43)通讯员随“我”借被子,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 (44-57)通讯员救人牺牲。 (58-59)新媳妇执意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 带路 借被 牺牲 献被 二 、走近人物 讨论:快速阅读文本,我眼中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是怎样的人? 这是一个 的通讯员 这是一个 的新媳妇 要求抓住人物各方面的描写(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描写)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着几根树枝”“看见他背的步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枝野菊花。” 问题:文中的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的? “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实的肩膀, 穿一身洗淡了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肖像描写 质朴 细节描写 热爱生活 “见我挨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动作 神态描写 腼腆、害羞、憨厚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动作描写 细心、体贴 语言描写 勇敢 “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就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头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动作描写 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意识 “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的新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阿......那我们再送回去吧” 神态 语言描写 善良、纯朴 “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掏出两个馒头,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 “这都是为了我们......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子扑在那个东西上了;安详地合着眼”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体贴 舍己为人 不畏牺牲 小通讯员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又憨厚朴实,拘谨腼腆,不善言辞,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的军人形象。 他刚参军一年,是个年仅19岁的农村青年。 形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